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的研究进展
1989年美国的Chiron公司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通力合作,摒弃传统病毒学研究方法,将分子克隆技术首先引用到肝炎病毒学研究中,并于当年成功地获得第一个HCVcDNA克隆[1].此后几十年内,有关HCV的形态、结构、生物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HCV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表明,非结构区编码的蛋白包括几个重要功能元件基序,他们在病毒的复制及致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结构的功能均由体外实......
作者:洪俊;林雨霖;刘学峰 刊期: 2001- 10
-
消化系统肿瘤端粒酶活性研究
近几年来,端粒酶在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几乎在所有的癌组织中皆存在着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研究,有望大大提高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方法.现将近年来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有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2001- 10
-
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病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SC,也称贮脂细胞,lipocytes,fat-storingcells)的激活,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环节[1].近年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HSC激活,调节细胞外基质(ECM)生成方面.现将研究近况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刘永刚;陈厚昌;蒋毅萍 刊期: 2001- 10
-
人工肝支持系统及其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重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肝功能严重障碍,解毒功能丧失超过90%[1],导致体内病理产物大量蓄积,它们不仅抑制肝细胞的再生,而且严重干扰其他脏器的功能.由于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临床如能对重型肝炎患者采用暂时的支持手段,维持患者的生命,为患者等待肝移植或通过肝细胞再生而自然恢复争取时间、创造条件,则有可能康复.为此,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
作者:卢明芹;李骥 刊期: 2001- 10
-
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肝硬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其病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因此,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当今消化专业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对近年有关其研究的新论点、新观念,综述如下.......
作者:张洪海;李志祥 刊期: 2001- 10
-
患者自控镇静的研究进展
患者自控镇静(patient-controlledsedation,PCS)是指患者在焦虑不安时自己注射预定的小剂量药物进行镇静的方法.由于不同患者对镇静药的敏感度不同,对镇静程度的要求不同,且在长时间手术的不同阶段中,手术的刺激程度和产生的不适感也不同,应用PCS方法,能产生因人而异的良好的镇静效果[1].目前常用的PCS方法有利用PCA泵,利用目标控制输注(target-controlledi......
作者:高婉菱;马武华 刊期: 2001- 10
-
一氧化碳:新的神经递质
早在60年代Coburn等就发现人类能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然而,CO的生物学作用和地位长期未受到重视,既往研究仅局限于它的生物学毒性.直至90年代初期,国外有关CO的生物学研究才取得重要的进展.CO与一氧化氮(NO)有许多相似的功能,如二者都是小分子气体,都能在胞浆中与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guanylylcyclase,sGC)结合并使之激活,继......
作者:王黎;赖新生 刊期: 2001- 10
-
乙状窦前入路治疗岩骨斜坡区病变
经岩骨入路切除岩骨斜坡区(下称岩斜区)肿瘤已有近百年历史.1904年Fraenkel[1]首次报道了枕下-经迷路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977年Hakubu[3]据此改为经岩骨-经小脑幕入路做斜坡脑膜瘤全切除术,术中保留迷路.1988年AlMefty等在应用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时提出了乙状窦前入路到达岩斜区.目前,乙状窦前迷路后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已公认为到达岩斜区的佳入路.......
作者:王仲伟;陈坚 刊期: 2001- 10
-
β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临床特点是进行性痴呆.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是大脑皮层及脑区细胞间隙的β淀粉样蛋白(Aβ),通过多种途径引发促进神经元细胞凋亡和细胞内多聚Tau蛋白沉积,同时克隆方法研究已证实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突变或多态性与AD发病的关系极其密切.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是一种跨膜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神经细胞的凋亡参与AD的发病,而且APP突变对细胞......
作者:杨萍 刊期: 2001- 10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v)是由蛋氨酸去甲基代谢生成的一种含硫基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1969年McCullv[1]首次提出HcY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近10年来众多研究资料表明:血浆中Hcv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疾病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2,3].......
作者:谢惠芳 刊期: 2001- 10
动态资讯
- 1 复发性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一例并文献复习
-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 3 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4 肠溶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治疗中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 5 β细胞功能相关2型糖尿病易患基因的研究进展
- 6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 7 99mTc-MIBI显像:检测肺癌PGP的新技术
- 8 乳酸杆菌及其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
- 9 临床早期肾癌治疗中保留肾单位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分析
- 10 不同性别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紧急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 11 血液净化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2 性激素结合蛋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 13 端粒酶与癌基因的新研究进展
- 14 尿液中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15 白藜芦醇保护心血管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中药抗血管生成机制研究进展
- 17 成肌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形成及其作用
- 18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确诊胎儿畸形方面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 20 钙通道阻断剂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