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5年第8期文章
  • 尿的储存与排泄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膀胱尿路上皮可感受外界信息变化并释放激素及神经递质,同时M受体可能与膀胱的收缩、舒张以及尿意的产生有关,β受体介导膀胱舒张,而P2X受体介导膀胱收缩与感觉传递,这三种受体均对传入神经信号和尿路上皮发挥调节作用。未来的研究将更多将着眼于膀胱黏膜在储尿与排尿过程中的变化与作用,以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作为整体研究其相互作用与对传入神经信号的调节。......

    作者:章庆伟;陈相;江颖(综述);苏苗赏;徐漫欢(审校) 刊期: 2015- 08

  • 子痫前期的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子痫前期以新发的高血压和蛋白尿为特征,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其发病机制涉及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失调、血管收缩、代谢改变、血栓性疾病及免疫反应等。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子痫前期是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的多基因疾病,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母体和胎儿的遗传基因改变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志英(综述);童晓文(审校) 刊期: 2015- 08

  •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NSD家族的研究进展

    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主要是由一类含有SET结构域的甲基转移酶来完成的,在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NSD甲基转移酶家族各成员的功能,重点讨论NSD2在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进展及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文献及生物学分析,推测NSD2与抑癌蛋白p53关系密切。......

    作者:赵敏;肖辉;潘之(综述);杨桂兰(审校) 刊期: 2015- 08

  • 脐带血的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脐带血是胎儿娩出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新生儿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近年来,随着医学理论及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成熟,脐带血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脐带血作为公认的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的各种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作者:黄志行(综述);田春芳(审校) 刊期: 2015- 08

  • 维生素D与男性生殖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是一个多功能信号分子,其主要生理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和骨的矿物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维生素D的靶器官增多,在睾丸、男性生殖道和人类精子均有维生素D受体和维生素D代谢酶的表达,提示维生素D对生殖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或者不足与男性生殖之间存在关联。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性激素水平、降低精液质量、参与生殖肿瘤发生、发展等有关。该文从维生素D代谢及生理作用、维生素D与男性生殖各......

    作者:刘斌(综述);缪珩(审校) 刊期: 2015- 08

  • 靶向干预骨髓微环境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以儿童更甚。ALL因极易耐药而易复发,并终导致患者死亡。研究表明,白血病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就是异常的造血微环境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白血病细胞通过与异常造血微环境中的骨髓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导致多种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异常表达,增强了白血病细胞增殖、抗凋亡、黏附、迁移及浸润等能力,使白血病细胞在化疗后存活,成为耐药和复发的根源。......

    作者:何玉婵(综述);王晓桃(审校) 刊期: 2015- 08

  • 肥胖和骨的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在欧美以及亚洲国家,超重及肥胖人群日趋增加。近研究表明,在肥胖的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中,肥胖能增加某些部位的骨折风险,也减少一些部位的骨折风险。虽然跌倒可能在肥胖者骨折中占重要地位,但肥胖者的骨折危险因素似乎与非肥胖人群类似。有证据表明,肥胖人群的骨折发病率高于非肥胖者。以往,人们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较为忽视,基于此防治肥胖者骨折的对策也较少。......

    作者:朱婷(综述);周里钢(审校) 刊期: 2015- 08

  •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心理疗法研究述评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整合了生理学、催眠学、心理动力学、行为学和认知行为学等多学科的观点,构建了适应性信息加工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眼动、脱敏和再加工,以帮助恢复大脑信息加工系统的平衡。研究发现,EMDR在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症状上有显著效果,且优于其他相关疗法,成为目前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文对EMDR心理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着力......

    作者:杨清风(综述);崔红(审校) 刊期: 2015- 08

  • 染色质修饰因子在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中的研究进展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因其独特优势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染色质修饰因子对于干性的维持和促进重编程进程不可或缺。在重编程过程中抑制一些染色质修饰酶能提高重编程效率,而敲减或敲除一些染色质修饰因子则使重编程效率下降或不能实现重编程。该文就近几年发现的在iPSCs重编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染色质修饰因子及其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吴兴武(综述);林戈;胡亮(审较) 刊期: 2015- 08

  • Periaxin与腓骨肌萎缩症4 F亚型

    Periaxin是施万细胞特异表达的一种蛋白,在维持髓鞘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将导致脱髓鞘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腓骨肌萎缩症4F亚型发生。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腓骨肌萎缩症4F亚型发病的机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从periaxin的分布、结构与功能开展研究,寻找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揭示其互作的生物学意义,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腓骨肌萎缩症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页玫(综述);石亚伟(审校) 刊期: 201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