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7年第23期文章
  • 急性高原病与血液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为低压、低氧、低温.人群进入这种环境,多数经过自身调节后很快适应,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损害.但部分人群不能适应高原的低氧环境,易发生急性高原病(AMS),主要包括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将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申请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这会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进入高海拔地区,从而为高原医学工作者提出严峻的考验.目前,相关研究多以人群直接进入高海拔地区前后的相关血......

    作者:刘存;任明 刊期: 2017- 23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与肥胖的研究进展

    肥胖是脂肪组织堆积引起的一种多基因调控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胃肠道-内分泌代谢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备受关注,肠道菌群作为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类宏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平台,将肠道菌群为靶点的精准体质量管理策略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肠道菌群干预减重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微生物制剂的使用、减重手术和粪菌移植等,然而肠道菌群的调节对减重......

    作者:张娴;陈容平;陈宏 刊期: 2017- 2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CD8+T细胞数量增多的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死因全球排名第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其慢性气道炎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确.CD8+T淋巴细胞是慢性炎症中重要的淋巴细胞亚群,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D8+T细胞在COPD急性期大量扩增参加免疫应答,即便在缓解期仍在肺部长期募集,且其数量与肺功能下降呈正相关,这可能是COPD慢性气道炎症的重要因素.影响COPD患者CD8+T细胞......

    作者:庄虹;卓宋明 刊期: 2017- 23

  • 衰老细胞组织内累积与衰老相关疾病

    细胞衰老是指在应激状态下细胞不可逆地持续性增殖抑制.与细胞凋亡不同,衰老细胞可以抵抗凋亡并长期存活,当衰老的细胞不能被免疫细胞有效清除时,随时间延长在组织内累积,并分泌过多的各种细胞因子使组织微环境发生改变,影响周围正常细胞分化生长导致组织和器官恶化,对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有促进作用.因此,清除衰老细胞成为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新策略.该文主要介绍体细胞衰老的分类,细胞衰老在2型糖尿病、肺纤维化和骨......

    作者:杜朋;党女;王玉全;樊飞跃;孟爱民 刊期: 2017- 23

  • 儿童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儿童心力衰竭(心衰)是由多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因其临床特征不明显,为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异的生物标志物能客观反映机体当前所处的病理状态,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心衰标志物,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对心衰发生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日益完善,发现了伴随其病生过程产生的一系列生物标志物,对患儿的诊断、危险度分级、疗效的评价和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杨志勇;陈媚媚;韦丹 刊期: 2017- 23

  • 男性尿道狭窄的治疗进展

    尿道狭窄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为尿道海绵体瘢痕形成,内科保守治疗几乎无效;外科治疗手术方法又分为多种,大部分手术远期效果不理想,尿道再狭窄发生率较高.若手术方法选择不当,则常常需要反复手术,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目前被临床医师常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尿道镜下技术,然而复发率较高,只适用于狭窄长度较小的患者.其他治疗方法如尿道端端吻合、游离组织尿道成形术、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以及组织......

    作者:张双耀;李养群 刊期: 2017- 23

  • 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具备镇静、镇痛及抗交感的药理作用,对各种麻醉、手术创伤造成的认知功能改变均有预防作用,并且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发挥抗炎和脑保护作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严重者可发展为老年痴呆,因而受到麻醉医师的广泛关注.POCD可以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增加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目前POCD的诊断主要依靠简易智力......

    作者:王宏玉;朱俊超 刊期: 2017- 23

  • 银屑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白细胞介素(IL)-23/辅助性T细胞(Th)17反应轴和IL-12/Th1反应轴相关,同时固有免疫成分也逐渐成为银屑病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临床上主要有免疫调节或抑制剂、抗炎药物、生物制剂和物理光线等治疗手段,免疫调节或抑制剂与抗炎药物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而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逐渐认识,基于不同靶点的生物制剂靶向治疗已成为主要研究热点.但不同手段之间和......

    作者:王凯;曾嘉琦;王笑然;车永哲 刊期: 2017- 23

  • 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如合并急性肺栓塞或下肢静脉缺血坏死,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严重的临床后果.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在患者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并发症,部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终发展成为PTS.血管腔内介入技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可以明显减少出血并发症发生和更有效地去除急性期血栓.慢性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血管内再通技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并发症明显降低,早中期血管通畅率肯定,远期通......

    作者:孙立伶;刘永东 刊期: 2017- 23

  • 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支架内再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疗效.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复杂、尚未明确,其预防及治疗是非常棘手的临床问题.支架内再狭窄的防治策略包括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球囊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随着支架内再狭窄研究的深入、支架材料及工艺不断改进,生物可降解支架的问世使攻克支架内再狭窄这一难题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基因在支架内再狭窄发生中的重要作......

    作者:钱露莎;刘桂宾;李健 刊期: 201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