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与HLA-G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是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中的非经典抗原,主要表达在人类早期胎盘绒毛外细胞滋养层上,在妊娠免疫耐受建立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HLA-G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就HLA的分子生物学特点、HLA-G的组织分布、HLA-G基因与表达、HLA-G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邵剑春;刘云东;王中弥;陈俊;胡大春 刊期: 2009- 14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及其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研究现状
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密切相关的小血管炎称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ANCA已成为AASV的特异血清学诊断工具.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是ANCA重要的抗原成分,在启动中性粒细胞(PMN)全面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抗原特异性ELISA法是ANCA的规范化检测方法,而AASA的发病机制可以从PMN活化和血管损伤、PMN凋亡和炎症慢性......
作者:李爱红;薛黔 刊期: 2009- 14
-
解耦联蛋白2与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理状态下活性氧簇生成增多所导致的血管功能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解耦联蛋白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载体蛋白,通过解耦联作用能降低线粒体内膜电势,使活性氧簇产生减少,因而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项守奎;朱大龙;毕艳 刊期: 2009- 14
-
睾丸间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睾丸间质细胞是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睾嗣)的主要场所,大约95%的雄激素是由它合成和分泌的,对间质细胞的研究是所有有关男性生殖及内分泌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睾丸间质细胞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研究较多,如睾丸间质细胞的各种生物学特性、进行同种异体移植以补充体内雄激素水平来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症及其在生殖方面的其他作用等.本文对近年来睾丸间质细胞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杨建英;张勇法;乔晓岚 刊期: 2009- 14
-
转录因子NF-κB生物特性及应用前景
核因子κB(NF-κB)是能调节多种炎症和免疫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能与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序列特定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促进转录和表达,与免疫应答以及细胞的增生、转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它与抑制性蛋白IκB结合而为非活性状态.针对NF-κB活性的激活与抑制,从不同环节去寻找药物用于治疗与预防与NF-κB有关的疾病,现巳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何姜;刘礼斌 刊期: 2009- 14
-
热休克蛋白60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体受外界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进化上高度保守,具有抗原性.可被免疫系统视为外源分子,从而触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新的研究发现HSP家族在心血管疾病中除了个别具有保护作用,其他的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有相关性.近年来热休克蛋白60备受关注.尤其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HSP印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作者:涂启敏;陈智群 刊期: 2009- 14
-
儿童与成人铅中毒的差异
儿童和成人在铅的摄入途径、铅代谢和铅毒性表达等方面有许多差异,儿童期铅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似乎是不可逆的.铅中毒的阈值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常把血铅浓度0.1mg/L作为筛查基线进行风险管理.铅中毒的个体差异与遗传多态性和多种因素有关,铅对成熟器官和发育器官影响有差异,其毒性机制和毒性表达在儿童和成人不完全相同,使得成人的研究数据用于儿童受到一定的局限.......
作者:孟金萍;胡树慧;王艳蓉;孙淑华;杨旭;刘云波 刊期: 2009- 14
-
慢性高原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高原病是高原地区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是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m以上并对缺氧不完全适应的表现,其发病机制普遍认为与高原低氧所引起的高原习服失衡、呼吸驱动减弱、炎性因素,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下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与释放调节机制紊乱、血清p53和Bcl-xL蛋白的表达等有关系,但其发病机制是多样复杂的,现在尚未阐明.本文对慢性高原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安文静;高芬 刊期: 2009- 14
-
非内膜取样方法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胚胎的成功着床.了解子宫内膜的容受状态对不孕症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直接的方法就是刮取子宫内膜,但该方法为有创性操作,不适合应用于临床.非内膜取样方法评价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具有无创、便捷的优点.本文综述了超声检查和内分泌指标变化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
作者:王建梅;李奕 刊期: 2009- 14
-
克罗恩病遗传学研究的若干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克罗恩病(CD)是一种全胃肠道节段性全壁层炎性病变,近年我国C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无特异性,误诊率高.C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易感性在C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对一些与CD发病关系密切的遗传易感基园予以综述.......
作者:吴登峰;王承党 刊期: 2009- 14
动态资讯
- 1 耶氏肺孢子菌基因组信息研究进展
- 2 地佐辛和舒芬太尼联合对单侧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分析
-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
- 4 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一)——创伤修复自动反馈机制假说
- 5 中药成分蓝雪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6 三维超声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7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 8 内镜下肿瘤特征与食管早期癌根除术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 9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 10 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肺部细菌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 11 EMT与骨肉瘤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2 从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认识恶性淋巴瘤诊治的进步
- 13 结肠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4 Wernicke脑病的临床进展
- 15 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
- 16 何杰金淋巴瘤相关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 17 骨缺损治疗方式的选择
- 18 风池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
-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GDF-1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 肝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