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2年第13期文章
  • 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Bmi1与NSPc1的作用

    多梳蛋白(PcG)家族是非常保守的表观遗传调节因子.近年来对其成员的功能研究发现,PcG家族对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增殖与分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PRC1成员Bmi1和NSPc1在神经系统发育早期高表达.近的研究提示它们不仅在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转录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及分化过程中同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辉;胡光宇 刊期: 2012- 13

  • NKX2.5和TBX5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心脏特异转录因子是指主要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关键的转录活化因子,调控编码心肌细胞结构蛋白或调节心脏基因蛋白的表达.目前研究较多的心脏特异转录因子有Nkx2.5、MEF2C、Irx4以及TBX5.心脏特异转录因子的突变是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方面的主要病因.研究显示其中Nkx2.5和TBX5为单纯性心脏病中2个主要的致病基因,它们协同作用,调控许多下游基因的正确表达.现对它们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变异......

    作者:胡易池 刊期: 2012- 13

  • 微囊泡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微囊泡作为新发现的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来源于细胞膜,含有与母细胞膜相似的脂类和蛋白质.通过介导配体-受体反应或传递胞质成分及细胞器等方式使母细胞与靶细胞发生联系.近年来研究发现微囊泡在组织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现就微囊泡的生物学特性、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及在组织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喜梅 刊期: 2012- 13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极强的血管生成促进剂,在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女子宫内膜腺体中浓度极高,呈周期性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近10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女性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痛经等疾病相关,尤其是它在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理化特征、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志革 刊期: 2012- 13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氧化应激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糖蛋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它首次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条件培养基中被纯化出来,具有很强的神经分化活性.之后被发现有抗氧化应激,抗血管新生,抗炎,抗血小板活化、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抗细胞凋亡,营养保护神经等作用,并且它的一系列性能无一例外均涉及其抗氧化应激性能.现将PEDF与氧化应激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2- 13

  • 穿梭蛋白核仁素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核仁素(又称C23)是一段进化保守的核仁-胞质-细胞膜穿梭蛋白,是真核细胞核仁中含量丰富的蛋白之一;它含有三个结构域,具有多种配体结合活性,在调控细胞分化、增殖、胚胎发生、核糖体合成与成熟、细胞凋亡、病原体侵袭等方面发挥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此根据核仁素在细胞内和细胞膜两种物理定位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其发挥的生物学活性和与其结合的相应配体,揭示特异性干涉其活性的途径.......

    作者:贺欣 刊期: 2012- 13

  • D-二聚体、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和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冠心病(CHD)与D-二聚体、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FG)有着密切的关联,CHD患者中D-二聚体、脂蛋白(a)、FG较高,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仍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显示,D-二聚体、脂蛋白(a)和FG可能参与CHD的发病过程,因此通过测定D-二聚体、脂蛋白(a)和FG在不同危险程度的CHD患者中的含量,评估它们对于CH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小鹏 刊期: 2012- 13

  • 细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恶性肿瘤对传统抗肿瘤疗法的抵抗促使人们寻找新的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研究显示某些细菌在感染人体后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某些细菌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高度聚集,因此可能被用作抗肿瘤药物或基因的载体,细菌毒素同样显示出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对一些细菌已经进行了Ⅰ期临床试验,但各种细菌(包括致病性细菌)与肿瘤的关系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旭光 刊期: 2012- 13

  •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致神经系统病变的研究进展

    电压门控钠通道是神经元启动和传播动作电位的根源,通过其快速的开放和关闭改变膜电位.当编码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者表达异常,或体内出现针对通道的病理性内源物质时,通道的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削减或增强,从而导致机体整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导致某些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疾病.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离子通道的一种,其相关基因的出现异常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见于癫痫、家族性偏头痛、周期性麻痹、原发性红斑肢痛症.......

    作者:张鲲 刊期: 2012- 13

  • 免疫细胞异常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引起多器官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诱发、持续和进展是多步骤的过程,迁延漫长,终导致组织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基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其中免疫系统异常居重要地位.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现就近年来SLE发病机制中这三种免疫细胞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丁凯 刊期: 20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