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成肌纤维细胞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形成及其作用
成肌纤维细胞是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在组织的损伤修复以及许多纤维化疾病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性改变是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形成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并且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收缩、黏着斑的形成、细胞外基质的重构以及相关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调控,促进成肌纤维细胞的分化及组织的纤维化过程.研究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在成肌纤维细胞中的形成及其功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成肌纤维细胞的活化机制......
作者:罗宁 刊期: 2013- 07
-
中药黄芪防治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家禽产业的疾病,甚至可威胁到人类的生命.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单一且反复使用可能促进抗性虫株的产生.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黄芪可能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该文就近年来对黄芪抗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田新雁 刊期: 2013- 07
-
热休克蛋白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HSPs)已经被发现在抗原经典呈递与交叉呈递途径、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活化以及树突状细胞的活化成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实验发现热休克蛋白的重组产物可能会被含有暴露疏水残基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所污染,这种污染可能才是造成已发现的大部分体外热休克蛋白细胞因子效应的真正原因.而在体外产生的热休克蛋白抗原呈递和交叉呈递作用则有可能是由其结合或伴随的分子,而非热休克蛋白本身.......
作者:罗靖旻 刊期: 2013- 07
-
DNA依赖蛋白激酶的研究新进展
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是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酶.大量研究表明,各种恶性肿瘤中普遍存在DNA-PK表达的变化,提示该酶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不但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还与某些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及侵袭性有关,并与肿瘤放射敏感性和预后有重要关系.近年来,关于DNA-PK的研究日益深入,以DNA-PK为靶点的DNA抑制剂作为肿瘤放化疗增敏药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蔡蓉 刊期: 2013- 07
-
内皮脂肪酶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胆固醇逆转运、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胆固醇逆转运(RCT)是高密度脂蛋白(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内皮脂肪酶(EL)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血浆HDL-C水平起负调节作用.尽管EL的过表达减少总RCT,但EL剔除并未使RCT受影响.EL虽能增加肝脏选择性的胆固醇摄取,但终并没有将其转化,也未从胆汁、粪便中排泄.炎性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均能够正调节EL的表达,同......
作者:郭志军;张颖秋;王芳建;张红明 刊期: 2013- 07
-
免疫调节剂Fingolimod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T淋巴细胞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髓鞘,引起髓鞘脱失是多发性硬化症(MS)发病机制的主要原因,而1-磷酸鞘氨醇(S1P)是影响淋巴细胞迁移的重要因素.Fingolimod作为第一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MS的口服药物,其磷酸化后与S1P结构相似,相当于S1P的功能拮抗剂,可使淋巴细胞停留在淋巴结中,从而抑制免疫反应对髓鞘的破坏.......
作者:林施施;杨欣 刊期: 2013- 07
-
巨噬细胞极性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而炎症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核巨噬细胞极性的改变又是该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相互转化可为As治疗提供新靶点.该文就As的发病机制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相互间的转化在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全忠;孙婧 刊期: 2013- 07
-
早期外科干预感染性心内膜炎:利大于弊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虽然不是很高,但在临床上其病死率却很高.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虽有了明显提高,但出现赘生物形成或瓣膜功能损害时,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单纯使用药物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随着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自然转归、病理生理等认识的深入,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手术时机的选择仍然存在争议.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报告,认为早期外科干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近远......
作者:王超 刊期: 2013- 07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除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外,Hp还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如儿童缺铁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女性血液流变学变化、骨质疏松症、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癌、胆结石、口腔疾病、妇产科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糖尿病等.该文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其他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任建丽 刊期: 2013- 07
-
直肠前突的临床诊疗进展
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在临床上愈来愈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直肠前突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薄弱区,加强直肠阴道隔的支撑作用.每一种手术方式各具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医师操作习惯及医疗条件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作者:赵硕 刊期: 2013- 07
动态资讯
- 1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 2 鼻咽癌基因-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治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意义
- 4 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循环障碍特点分析
- 5 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 6 经皮后外侧入路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7 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新进展
- 8 细菌生物膜与耳鼻咽喉感染性疾病
- 9 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功能与心肌血运重建
- 10 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 11 MicroRN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 12 地佐辛的临床应用进展
- 13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临床应用
- 14 致读者
- 15 染料木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 16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的研究进展
- 17 重症肌无力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
- 18 MALDI-TOF MS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
- 20 生物补片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