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4年第23期文章
  • 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微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miRNA参与调控心血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对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有重要作用。目前对miRNA的发现及其生物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已有一些研究证实miRNA是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分子,在心脏发育、基因表达和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将miRNA对心脏发育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予以综述,期望对深入了解mi......

    作者:郑以铎(综述);张国良;左静(审校) 刊期: 2014- 23

  • 脉冲电磁场成骨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脉冲电磁场(PEMFs)在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对成骨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PEMFs通过影响细胞分子信号转导、调节相关基因、蛋白合成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分泌来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骨吸收,促进新骨形成和骨折愈合,并被广泛用于临床上治疗骨折、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以及脊柱融合。此外,PEMFs还能够提高与组织工程支架联合培养的种子细胞活性。......

    作者:卓祥龙(综述);胡建中(审校) 刊期: 2014- 23

  •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尿碘是衡量机体碘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碘为机体提供甲状腺激素,碘过多过少都将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进而通过相应机制影响甲状腺的生理及病理。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人群碘营养状况已处于碘超足量和碘过量水平,同时甲状腺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碘作为已知的引起甲状腺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尽管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碘代谢异常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有......

    作者:赵恒强(综述);黄韬(审校) 刊期: 2014- 23

  •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的研究进展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主要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能诱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等促炎因子,在炎症的级联放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TREM-1表达上调在败血症休克及其他感染中对细胞因子应答的激活起重要作用,阻断TREM-1的表达,可以减轻细菌引起的全身高炎症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炎性反应,并提高存活率。该文对TREM-1的信号转导机制和天然配体进行总结,......

    作者:王坤(综述);张建新;党胜春(审校) 刊期: 2014- 23

  • 基于全基因组克隆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的结构和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克隆的体外培养可用来分析HBV变异株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利用该方法发现,HBV表面抗原129L突变体具有正常的抗-HBs结合效率,但其降低了免疫原性,从而导致HBV的持续感染;来自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株并不都具有高复制效率,其诱导抗-HBs的能力可能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有关;来自肝癌患者的HBV株的高效复制可能是宿主免疫病理反应增强的原因;HBV耐药突变并非都引......

    作者:付亚辉(综述);刘洪波(审校) 刊期: 2014- 23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文献,从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各种方法的利与弊、间充质干细胞与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关系、已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表明周围神经损伤很常见,目前无较好的解决办法,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诱导而来的类施万细胞有望成为其种子细胞。周围神经损伤及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目前已取得很多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通过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类施万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前景非常广阔......

    作者:张杰(综述);肖玉周(审校) 刊期: 2014- 23

  • μ阿片受体及其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μ阿片受体(MO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在痛觉传导区以及与情绪和行为相关的区域广泛存在,影响着动物的神经反应和行为表现。有研究发现,MOR与抑郁情绪相关,并且与许多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和大脑网络联系密切,彼此相互作用,共同对情绪调控产生作用。该文就MOR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付琼玲(综述);薛玲(审校) 刊期: 2014- 23

  • 镁离子对高血压和血管张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镁离子的血管活性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目前研究表明,镁离子可以通过内皮依赖性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系统调节血管舒缩,镁离子也可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发挥作用。镁离子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包括抗心律失常、调节血管紧张度、调节血管收缩性、调节葡萄糖代谢、维持体内胰岛素稳态。此外,低镁血症与氧化应激、促炎性状态、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聚集、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症有关。截至目前,各类研究数据显示体内血镁水平与高血压病呈现相......

    作者:王磊;代大伟(综述);张黎明(审校) 刊期: 2014- 23

  • 脂肪干细胞在创伤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

    脂肪干细胞(ADSCs)来源于脂肪组织,是具有多方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ADSCs作为种子细胞,能促使血管、骨、软骨、肌腱、神经、皮肤等组织的修复、再生及更新。该文主要介绍ADSCs的分离、培养、鉴定、分化潜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和创面修复中的新应用进展。......

    作者:张俊磊(综述);张培华(审校) 刊期: 2014- 23

  • 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病理性瘢痕是人皮肤受到创伤后转归异常的结果,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众多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信号转导物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相关细胞因子在病理性瘢痕之间的作用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深入揭示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克华(综述);周国富(审校) 刊期: 201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