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1年第20期文章
  • PI3K-AKT信号通路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与进展中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AP)被认为是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密切相关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炎性反应及胰腺细胞的凋亡坏死是AP的基本病理过程.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Akt)信号通路的研究已明确其在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炎症等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AP的发病与进展及其机制仍无一致意见.现就PI3K-Akt信号通路在A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徐建 刊期: 2011- 20

  • 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胃上皮细胞不断发生凋亡和增殖,两者协同作用,从而维持了胃上皮的完整性.目前,已发现多种凋亡诱发因素.在幽门螺杆菌(HP)诱发的胃炎中,虽然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均增加,但由于细胞凋亡占优势,破坏了胃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而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其凋亡的发生机制复杂并且相互影响.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通路,存在于这两种通路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包括Toll样受体4、Bcl-2家族、......

    作者:张姣丽 刊期: 2011- 20

  • 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发现创伤性颅脑损伤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引起炎性反应.同种炎性细胞因子在不同损伤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发挥作用不同,对颅脑损伤引起的继发性脑缺血有损伤作用,也可通过抗炎和抗凋亡作用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之间又互相诱导、相互制约,共同参与了颅脑损伤引起继发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将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密切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进行综述.......

    作者:姚远 刊期: 2011- 20

  •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而人体免疫状态主要取决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复合体.HLA分子在抗原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破坏外来抗原靶细胞方面与抗HBV免疫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HLA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差异,因而决定HBV感染的易感性和发生、发展与转归.现就HLA基因的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杨志 刊期: 2011- 20

  • 特发性肌炎与HLA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特发性肌炎(IIM)是以肌肉炎症为特征的罕见的自身免疫病及结缔组织病,包括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包涵体肌炎及儿童皮肌炎,此类疾病常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相关.HLA-Ⅱ类基因HLA-DRB1*0301和与它连锁的等位基因DQA1*0501以及单体型AH8.1已被许多研究证实是IIM的主要遗传危险因素,在白种人中表达为显著.相同HLA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及表型中可为IIM遗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

    作者:思远 刊期: 2011- 20

  • 脑梗死危险因素与血管内皮功能

    脑梗死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均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脑梗死危险因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共同病理机制可能是氧自由基反应及炎性反应,且氧自由基反应及炎性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亦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陈洪汉 刊期: 2011- 20

  • 高脂血症与微循环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不仅可以导致大动脉形态和功能改变,还可以诱导微循环系统发生表型改变.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小动脉血管扩张受损、毛细血管灌流不足、小静脉黏附因子表达增加.内皮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激活和免疫细胞源性细胞因子参与微循环系统对高脂血症的应答调节,表明高脂血症微循环系统的变化对大血管病变有显著影响.对高脂血症造成的微循环功能障碍和炎症进行早期干预,会有效降低缺血性疾病高致残率、致死率.......

    作者:亚白柳 刊期: 2011- 20

  • 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的新进展

    人类微小病毒B19主要侵袭人体骨髓造血系统,损害人体多种脏器,是儿科出疹性疾病--传染性红斑的病原.还可使慢性溶血患者发生再障危象、关节病、血管性紫癜和雷诺肢端综合征等.在免疫缺陷患者,可造成持续感染.妊娠期受到病毒侵害,引发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胎儿水肿和死胎.此外,还与多种造血系统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等)有关.......

    作者:邵惠训 刊期: 2011- 20

  • 食品动物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进展

    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参与药物及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酶,目前研究猪、牛、羊、鸡和鱼等食品动物的细胞色素P450代谢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食品动物细胞色素P450,对明确其代谢转化机制、指导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新兽药设计与剂型改进、预防兽药相互作用、种属外推用药、食品动物兽药残留消除分析及人类食品安全评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兆颖;伍勇 刊期: 2011- 20

  • 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不仅能引起运动功能缺损、言语障碍、吞咽困难、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种神经功能缺损,还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人们以往更多地关注如何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以及神经功能的康复,对于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ICVD)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延缓认知障碍的进一步发展.现就ICVD认知障碍的概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刘妍君;雒扬;滕庆兰 刊期: 2011-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