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Th2类细胞因子在移植免疫中作用的研究
在移植器官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对自体和异体的识别以及对异体的排斥反应主要依靠于淋巴细胞,其中Th细胞在同种异体免疫应答中起着中心作用.接触异体抗原后,受者Th细胞对HLA-Ⅱ类抗原进行识别并进一步增殖,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影响移植免疫反应.......
作者:刘原兴;吕毅 刊期: 2004- 08
-
TSP-1、血管生成和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阻塞的同时也涉及到动脉壁新血管生成.新血管从动脉外膜的营养血管开始生长并延伸入粥样斑块下内膜层,这些新生毛细血管可以起到促进粥样斑块生长的作用.因此,研究具有调节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对于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毛昱嘉;王文杰 刊期: 2004- 08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肾疾病研究
多种慢性肾疾病终都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它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如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Ⅲ、Ⅳ型胶原、多种蛋白多糖的积聚[1].......
作者:韩子明;周建华 刊期: 2004- 08
-
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与血管内皮因子
异丙酚具有许多其他静脉麻醉药不具备的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用药过程中常引起时间剂量性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心排血量减少等心血管抑制作用.其机制认为与直接扩张血管、减弱心肌收缩力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等有关.随着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分泌释放的内皮因子的研究,认为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收缩及舒张因子的平衡,对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异丙酚影响血管内皮因子的合成及释放.本文根据内......
作者:池萍;林财珠 刊期: 2004- 08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束支传导阻滞(BBB)发生率为8%~18%,因左束支较右束支粗且分支多、分布广,心肌必须有较广泛的缺血性病变方可引起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故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LBBB的心室除极起始向量,每使显示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及继发性ST段为之掩盖,抵消急性心肌损伤的ST段抬高,使心肌梗死的特征性QRS波群不为之显示,贻误临床诊断.......
作者:孙育民;王鸣和 刊期: 2004- 08
-
细胞凋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致细胞死亡过程,是完全不同于坏死的一种死亡形式.近年来,人们相继发现细胞凋亡介入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不同阶段.也使人们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增多了一个视角.现仅就凋亡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简要概述.......
作者:张明国;光雪峰 刊期: 2004- 08
-
心肌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1986年由Murry等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即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提高心肌组织对随后持续缺血的耐受性,它是一种内源性自我保护方式.随后人们又发现IPC对心肌保护作用呈双时相过程,包括IPC后即刻出现的早期保护,一般持续1~3h,和IPC后24h出现的延迟保护,又称第二保护窗口,可持续数天.预适应方法除经典的短暂缺血外,还有热应激......
作者:赵胜;冯国清 刊期: 2004- 08
-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与再狭窄
再狭窄是影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再狭窄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到许多病理改变的慢性过程,而这些过程均由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所调控.其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在血管平滑肌的移行;增殖分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不容忽略的作用.......
作者:吕晓东;昌艳艳;贺兰萍;高建英 刊期: 2004- 08
-
白细胞介素-10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导致急性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粥样斑块发生破裂主要因斑块不稳定引起.近年文献报道,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斑块不稳定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邓学军;覃数 刊期: 2004- 08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研究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一种出现于妊娠中晚期的、以皮肤瘙痒和生化检查表现为胆汁淤积为特征的疾病,随妊娠持续、分娩后消失.尽管这种疾病可能在以后的妊娠会复发,但在未孕期间,患者并不会有慢性肝脏疾病的表现,肝功能检查也都正常.尽管持续的瘙痒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ICP对母亲来说是一种良性疾患,未曾报道有母亲死亡.但是,ICP会......
作者:曲广第;王冬梅 刊期: 2004- 08
动态资讯
- 1 MicroRNA在乳腺肿瘤诊治和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 2 Cdk5/p35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3 Graves病研究新进展
- 4 依折麦布及其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 5 乳酸及乳酸清除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 6 充血性心力衰竭传统与现代观念
- 7 基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
- 8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
- 9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
- 10 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生存风险因素分析
- 11 侵袭性垂体瘤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12 炎性衰老与老年性聋
- 1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脏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前列地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解偶联蛋白2表达的影响
-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 16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分型收治
- 17 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应用
- 18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NSD家族的研究进展
- 19 生物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意义
- 20 牙龈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