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基本机制
1986年,Murry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的概念,即反复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以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从而减少心肌梗死(心梗)面积.现仅就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卫春;王胜利 刊期: 2005- 02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心率变异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degenerativeheartvalvulardiseases,SDHVD)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是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结缔组织退行性变而纤维化、钙化,从而使瓣膜和(或)其支架的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组心脏病.随着超声诊断学的发展,其检出率不断提高,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心力衰竭以及猝死.自19......
作者:苏会璇;朱海;米红;王兆玉 刊期: 2005- 02
-
过敏性紫癜肾炎凝血机制研究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儿科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HSPN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研究进展,对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它属于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主要通过免疫学机制、炎症机制和凝血机制等参与发病[1].近年来,有关凝血机制在HSPN中的作用渐被关注,现予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张爱娥;云鹰 刊期: 2005- 02
-
肝外科技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肝叶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是指结石来源于胆囊内结石排出,原发性胆管结石又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管汇合部以上的肝管内结石,又称肝胆管结石.由于结石的存在致胆管炎反复发作,常合并胆管狭窄及肝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一部分病例可发展为胆管癌[1].近年来,采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作者:覃水生 刊期: 2005- 02
-
铅与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
随着人们对铅毒性的认识,铅对机体的损害正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尤其对于生长旺盛的儿童,其毒性更为严重[1].现就国内外近年来有关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桂秀芝 刊期: 2005- 02
-
肝性胸水的研究进展
肝性胸水(hepatichydrothorax)多继发于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肝硬化者的5%~12%[1].多数出现在右侧,双侧次之,左侧少.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因素的结果.少数肝性胸水不伴有腹水,仅有胸闷、气促、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容易误诊.尽管近年来国内外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治疗仍较为棘手[2].......
作者:咸洪震;张明亮 刊期: 2005- 02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一种重要的妊娠并发症,是以妊娠后期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危及胎婴儿,引起早产、宫内窘迫、窒息、围生儿死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ICP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的改变有关.ICP孕妇T淋巴细胞群改变,CD+4/CD+8;比值增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Th)Thl及Th2型......
作者:殷艳;王冬梅 刊期: 2005- 02
-
血压调节中枢机制中穹窿下器作用的研究进展
边缘前脑内升压、降压区参与情绪反应、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这些活动都有心血管活动的改变.边缘前脑内的穹窿下器(subfornicalorgan,SFO)参与这些活动,并在这种变化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脑干各区和边缘前脑调节血压机制研究的深入,其在血压调节机制中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仅就边缘前脑内的穹窿下器与脑干各区间的机能联系,参与的递质和受体及在血压调节机制中的作......
作者:李耀华;顾蕴辉 刊期: 2005- 02
-
脑缺氧和持续钠电流的研究
脑神经元对缺氧非常敏感.缺氧使脑电活动迅速减弱,随后导致脑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揭示缺氧引起脑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有利于探讨有效的防治缺氧性神经元损伤的有效方法.近的研究发现,持续钠电流在缺氧造成的神经损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阻断持续钠电流可以减轻缺氧造成的神经元损害和神经元反应.钠通道是防治缺氧性脑神经损害的重要靶位.......
作者:潘维敏;王士雷 刊期: 2005- 02
-
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在各时间点的血浆S100B蛋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于起病第1、3、7、15d、3个月血浆S100B蛋白水平进行动态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S100B蛋白在起病第1、3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3d患者S100B蛋白水平上升达峰值,峰值浓度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第15d下降到与正常对照......
作者:李守霞;赵素斌;李艳华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肺癌免疫治疗
- 2 肿瘤的基因治疗进展
- 3 环氧化酶抑制剂对肿瘤治疗增敏的研究进展
- 4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的应用进展
- 5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 6 胎儿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7 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多层螺旋CT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及应用进展
- 9 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 10 中国丝绸之路地域人群胃癌患病特点与思考
- 11 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2 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3 DPP-4抑制剂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 14 桡动脉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 15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16 肥胖的不同体表测量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 17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肝脏移植免疫耐受
- 1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脾亢的外科治疗
- 19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胰岛抵抗与糖耐量受损分析
- 20 恶性胸腔积液的腔内灌注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