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6年第15期文章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一种多功能肽类物质,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促进细胞分化、增殖以及血管生成。bFGF在胎盘中主要参与血管和滋养层细胞的生成、增殖和分化,促进子宫螺旋动脉形成以及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内膜,维持胎盘血管的正常功能。在产科疾病中发现,bFG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以及胎儿生长受限等疾病的初期表达上调,而当疾病发展严重时,bFGF的表达下降。......

    作者:孙艳(综述);蔡雁(审校) 刊期: 2016- 15

  • 雄激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首要的死亡原因,男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雄激素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的作用。雄激素的大部分作用是通过雄激素受体实现的,一方面雄激素可改善脂代谢,促进血压升高,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雄激素还可调节血管收缩舒张、炎症反应以及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而凝血与纤溶系统则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调控。......

    作者:沈洁(综述);张庆勇(审校) 刊期: 2016- 15

  • 抑郁症相关微RNA的研究进展

    微RNA(miRNA)是一类由大约22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可在转录后水平实现对机体不同阶段基因表达的调控,广泛参与包括发育、免疫反应、造血、代谢等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miRNA在抑郁症生理病理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神经元的生成、神经可塑性、信号转导通路关键性元件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联生(综述);黄世敬(审校) 刊期: 2016- 15

  • 热激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心衰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是一类多基因疾病。热激蛋白(HS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分子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中高度表达。HSP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易患基因,其基因突变影响了HSP水平。炎症反应是心衰发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由炎性因子编码的基因突变可能是缺血性心衰的致病因素。目前HSP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

    作者:李甜(综述);张雪莲(审校) 刊期: 2016- 15

  • 慢性饮酒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我国是一个生产和消费酒的大国,有着丰富的酒文化。而世界上酒精是容易被人接受的成瘾性毒品。在美国,过量饮酒是可预防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8%。胰岛素抵抗(IR)是多种慢性病的共同发病机制之一,与多种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饮酒是现代常见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近年来关于饮酒的量与IR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作者:李小平(综述);陈敏(审校) 刊期: 2016- 15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相关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和子宫腺肌症(ADM)均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内膜所致,临床上可并存。EM和ADM虽在病理学上定义为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的侵袭及转移等特点却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两者曾被作为同种疾病而广泛研究,但EM与ADM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通过研究EM和ADM妇女中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区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发现两者频繁相关,且均存在子宫内膜肌层功能异常和在位内膜分子学特征的改变。......

    作者:皮洁;贾胜楠;闫文杰(综述);洛若愚(审校) 刊期: 2016- 15

  • 生物标志物与脓毒血症诊断及预后评估

    到目前为止,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影响疾病转归和病死率的因素均尚不明确。由于发病前没有典型的风险预测,所以早期诊断和危险分级非常困难,这些因素使脓毒血症在发病前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生物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通常作为决定临床治疗方案的辅助指标,而除了这些急性期蛋白,还有很多物质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潜在价值。......

    作者:王铮(综述);安瑞华(审校) 刊期: 2016- 15

  • 白细胞介素33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近来发现的IL-1细胞因子家族新成员。在炎性因子介质的刺激下,多种细胞均可表达IL-33。IL-33通过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炎性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IL-33/ST2信号通路具有抗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脏保护作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IL-33水平明显增高。目前认为,经IL-33/ST2的信号转导是反映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新......

    作者:董海秋;董梅(综述);任法新(审校) 刊期: 2016- 15

  • 葡萄球菌生物膜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葡萄球菌造成的生物膜相关性感染易于慢性化和顽固化,究其原因与生物膜形成后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和逃避宿主免疫防御有关。目前生物膜引起的耐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关于生物膜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机体免疫反应可分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固有免疫主要包括一些免疫屏障、免疫分子及免疫细胞对微生物进行防御,获得性免疫则主要通过免疫细胞对微生物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

    作者:祖瑞铃;易玉玲(综述);易辉;李燕(审校) 刊期: 2016- 15

  • 微RNA-210研究进展

    微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分子。miRNA作为翻译抑制因子,介导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它的发现及研究为揭示体内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10000多种miRNA,其中miR-210因其重要的基因调控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存在miR-210的异常表达,故推测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miR......

    作者:梅妍妍(综述);黄东生(审校) 刊期: 201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