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04年第10期文章
  • 人类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及应用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s)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微卫星多态性(STR)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遗传标记,具有在基因组中数目众多、遗传稳定、适于自动化高通量检测等优点,因此,SNPs在遗传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阐明SNPs不仅有助于了解人类基因的功能,而且对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防治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陈香梅 刊期: 2004- 10

  • 大肠癌微转移的基因检测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重要的死亡原因,目前对其局部原发肿瘤,采取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基本可以控制,但行根治术的患者有30%~40%在5年内出现转移和复发,这些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常规检查中(包括手术探查、B超、CT、普通病理切片等)并未发现显性转移,因此推断,微转移灶是客观存在的.早期认识有无肿瘤转移,转移方式及范围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愈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免疫......

    作者:刘金鹏;肖莉;凌瑞 刊期: 2004- 10

  • 表皮干细胞的研究现况

    皮肤是人体面积大的器官,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皮肤与外界直接接触,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防止体液丢失,具有重要的屏障保护作用.皮肤是再生能力较强的组织,皮肤的外层表皮,主要是由角质形成细胞组成.表皮的基底层由位于基底膜上的基底细胞组成,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生发层.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经过棘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逐步分化成熟并不断从角质层的表面脱落,丢失的细胞由基底层的增殖细胞补......

    作者:吴娟;瓦龙美 刊期: 2004- 10

  • 腺嘌呤核苷受体及其生理学作用

    迄今为止,在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中一共发现四种腺嘌呤核苷受体(Adenosinereceptors,AR),分别命名为A1R,A2AR,A2BR和A3R.对于这四种受体来说,腺嘌呤核苷是好的内源性激活剂,但是肌苷也可激活A3受体.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发现,这些不同的受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许多组织和器官都参与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相关激活剂和抑制剂已经在临床上被用作治疗某些疾病的良好药物.现仅对腺嘌呤核苷......

    作者:马红霞;周运恒;焦炳华 刊期: 2004- 10

  • 脂联素的研究现状

    随着脂肪细胞因子的不断发现,脂肪细胞作为单纯的能量储存库的观念已经被改变.人们开始注意到脂肪组织不但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能在能量代谢紊乱相关疾病(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关注较多的脂肪因子--脂联素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黄一鑫;王中心 刊期: 2004- 10

  • 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特征及其临床联系

    人体的自身免疫耐受状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①通过胸腺的阴性选择.这是主要机制,但是并不完全有效.尤其是表达识别胸腺外自身抗原T细胞抗原受体(TCR)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逃避了阴性选择.②逃避了阴性选择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易被激活.因为它们可能忽视自身抗原,TCR活性也不强,并且缺乏配体结合抗原呈递细胞提供的协同刺激分子.③可通过Tr细胞(本文将着重介绍).......

    作者:王亚梅;王慧娟;季晓辉 刊期: 2004- 10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烧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烧伤创面修复是一个有序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烧伤部位细胞的多样性及其活性受各种生长因子的调节,即生长因子参与了烧伤创面修复的调控.在过去的5年中,借助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生长因子的性质和作用被进一步阐明,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与烧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邱学文;李志清;王甲汉 刊期: 2004- 10

  • 免疫营养与烧伤

    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增加,精瘦组织丢失,导致营养不良,进而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在高分解状态下,机体组织蛋白质发生自身分解,对外源性营养物产生不应性,机体出现自噬代谢;同时由于营养素的缺乏,抑制了免疫细胞有丝分裂和相关免疫器官、免疫分子的变化,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因此,严重烧伤后营养支持除供给营养维护细胞代谢,改善器官组织的功能外,必须研究如何调控分解、合成代谢的反应和维护细胞的功......

    作者:蔡晨;郭光华 刊期: 2004- 10

  • 活血化瘀方药对脑出血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发生后,由于血肿代谢产物、细胞水肿、血管痉挛、炎症细胞聚集、神经毒性物质释放等,进一步导致缺血性继发脑损伤[1].目前认为,促进血肿代谢产物及神经毒性物质吸收、有效地保护神经元是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措施[2].......

    作者:张琳;李作孝;刘广益 刊期: 2004- 10

  • 苏木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苏木,又名苏方木、赤木、红柴,蒙药名扫门毛都.本品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干燥心材,味甘、咸,性平,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甾醇类化合物,包括苏木黄素、苏木查尔酮、巴西苏木素、原苏木素等[1].......

    作者:赖成虹;李作孝;刘广益 刊期: 200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