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8年第22期文章
  • MicroRNA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癌诊断有效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肝细胞肝癌(HCC)因缺乏有效且可靠的早期诊断工具,成为全球高病死率的疾病.目前常用的HBV感染诊断标志物的诊断效果不尽人意.研究表明,人血清、血浆和唾液中存在大量稳定表达的微RNAs(miRNAs),在机体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s芯片技术表明,许多miRNAs在HBV感染和HCC的细胞中的表达谱相较于正常细胞具有显著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达谱能很好地反映H......

    作者:张媛媛;王莉娟;徐云芳;赵云;刘兴祥 刊期: 2018- 22

  • 青年性脑卒中与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青年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患者的发病年龄为15~45岁.影响青年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缺乏体育锻炼等.青年性脑卒中具有遗传易感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同型半胱氨酸、脂质代谢、凝血和纤溶系统、单基因遗传疾病等的基因异常可导致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与青年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因此,早期发现和筛查卒中遗传基因对预防脑卒中......

    作者:贺美文;喻明 刊期: 2018- 22

  • 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发生在黏膜,可波及黏膜下层,严重者甚至侵袭浆膜下和肌层.UC的特点是肠道壁黏膜层明显出现增厚和密集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且病程时间长、范围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目前,UC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和肠道黏膜对肠道内细菌的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免疫因......

    作者:赵文畅;刘羽丹;沙磊 刊期: 2018- 22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永生化的研究进展

    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技术存在诸多不足,永生化能延长细胞生命周期并保持稳定的内皮细胞源性,使不同细胞及细胞代之间保持同质性,为血管内皮细胞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目前以猿猴病毒40大T抗原基因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基因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永生化常用;介导外源基因进入内皮细胞的载体常见的有病毒类和非病毒类两种,以逆转录病毒载体或慢病毒载体常用.可回复性永生化技术有望为内皮细胞永生......

    作者:李盛波;郑勇斌 刊期: 2018- 22

  • 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现已公认具有共存关系,然而这种关系的准确程度及强度尚未明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示着斑块破裂或侵蚀引发局部血栓的风险性,是心肌梗死的一大诱因.而临床案例表明心肌梗死患者也常伴发颈动脉硬化.与之类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普遍见于因严重颈动脉硬化导致血液灌注不足的脑卒中患者.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多共同的风险因子(如年......

    作者:沈胤伯;谭博;薛傑元;白佳润;沈玲红 刊期: 2018- 22

  • 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评估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小气道功能异常,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的评估手段多样,现有的技术包括脉冲振荡法、肺量计、光学相干成像断层扫描等,有效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可保证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异常除早期准确评估外,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也尤为重要.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吸入治疗、白三烯调节剂、抗Ig-E抗体等,各治疗方案的均有其优缺点.......

    作者:陈光熹;杨永红 刊期: 2018- 22

  •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作为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有关GAD的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等缺点,故治疗存在局限性.目前相关研究认为rTMS可以作为GAD的一种治疗选择.但rTMS治疗GAD的机制尚不明确,并且在多种治疗方案中尚未能明确佳刺激部位及刺激频率.近年来有关rTMS治疗GAD的临床研究也日益增多并逐渐改进,......

    作者:许春杏;王骞;李红政 刊期: 2018- 22

  • FeNO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在我国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中居首位,其病理改变与典型哮喘相似,且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可能性大.CVA主要由气道炎症而发病,此种气道炎症与嗜酸粒细胞有密切关系.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作为气道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其检测气道炎症的功能在CVA的诊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FeNO在CVA患儿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其正常浓度范围及在各个方面的参考值仍需进......

    作者:李盼盼;尹丹;张平;邓家琳 刊期: 2018- 22

  • 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而基于血清肌酐、尿量的AKI诊断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足,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会导致佳干预时机的错失,所以进一步探求AK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意义重大.在AKI的早期识别和预后评估方面,新型标志物均优于传统生物标志物.虽然新型生物标志物可弥补传统标志物的不足,更好地进行AKI的早期识别和预后改善,但未来仍需要更全面的研究以确定其临床效用.......

    作者:张亚兰;巴应贵 刊期: 2018- 22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外周血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分为轻症组(62例)和重症组(38例),并在入院时检测外周血IL-17、hs-......

    作者:林海;马耀 刊期: 2018-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