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高三酰甘油腰围表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腹型肥胖和高三酰甘油组合称为高三酰甘油腰围表型(HTGW),其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HTGW患者越来越多,对HTGW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也逐渐深入.HTGW可作为对心脏疾患风险的预测指标,是血管损伤的重要预测因子,HTGW可以作为早期识别和筛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单而有用工具.该文就近年来对HTGW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龚福汉 刊期: 2014- 08

  • BNP及NT-proBNP和心肌缺血缺氧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钠肽(BNP)或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已广泛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中.近来研究表明,BNP及NT-proBNP参与心肌缺血缺氧的早期病理过程,与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有助于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早期诊断,而且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BNP的合成与缺氧诱导因子(HIF)相关,人们试图通过HIF-1α类似物,诱导BNP合成以保护心肌.另外发现,排除心室室壁张力后,心肌缺氧缺血能直......

    作者:耿旭 刊期: 2014- 08

  • 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白蛋白在尿液中的水平超出健康正常人的参考范围,但又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这种微病理变化.微量白蛋白尿是反映早期肾脏疾病非常灵敏的指标,也是全身血管受若干代谢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等)影响而受损的敏感指标.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是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剑梅;尚云霄 刊期: 2014- 08

  • 钙结合蛋白S1OOP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S100钙结合蛋白P(S100P)是钙结合蛋白家族的一员,在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移行细胞癌、非小细胞癌中都有较高表达,它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参与了细胞异常增生、细胞恶变、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增强、浸润力增强等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过程,并与部分肿瘤的分期、预后及药物敏感性相关.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其深入的认识及研究,认为S100P有潜在肿瘤标志物的价值.......

    作者:崔天庆 刊期: 2014- 08

  •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自1980年以来,人们认识到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并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各种相关疾病,得到了更好的效果,脐带血因其更容易广泛获取,又没有伦理道德的限制,而且有立即可用性、移植免疫耐受较低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利用,从此在移植医学和再生医学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脐血的收集和移植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脐血库应运而生.该文就目前脐血库的现状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丹丹;武文杰;李茜 刊期: 2014- 08

  • 血管黏附蛋白1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黏附蛋白1(VAP-1)是一种在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多功能蛋白.VAP-1既是一种黏附分子,又是一种胞外酶,其在白细胞渗出、黏附级联反应、糖代谢调节、血管损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炎症性疾病、糖代谢相关疾病、肿瘤、脑卒中等众多临床疾病中,VAP-1的表达及功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使用VAP-1抗体和抑制剂已经在许多临床疾病的动物模型上显示了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易伟;姚骏 刊期: 2014- 08

  • 一氧化碳与移植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分子,由于它具有极强的干扰体内氧运输的特性而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废弃物.事实上,CO是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低浓度的CO除了在调节血管张力、细胞生长与应急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还具有抗凋亡作用.目前的研究显示,外源性低浓度的CO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可以弥补内源性CO的短缺,发挥调节血管张力、抗炎、抗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低浓度的外源性CO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

    作者:张金敏;张松林 刊期: 2014- 08

  •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自身抗体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为特征性表现,皮肌炎除了肌肉受累,还有特征性的皮肤受累表现.近年研究发现,PM和皮肌炎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包括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和肌炎相关性自身抗体,并发现多种新型的自身抗体与疾病的表现有密切联系,临床上通过对这些自身抗体的检测可帮助诊断疾病及判断预后.......

    作者:朱惠;朱蓉 刊期: 2014- 08

  • 施万细胞培养与纯化研究进展

    施万细胞是组织工程修复损伤神经的种子细胞,获得大量且高纯度的施万细胞对组织工程学至关重要.施万细胞的培养纯化技术日趋完善,近年来出现了三维培养,纯化方法为免疫选择法、抗有丝分裂法、神经刺激因子法等,近比较新的提纯方法有磁性活细胞纯化法、条件培养基纯化法、层粘连蛋白纯化法等.施万细胞的培养和提纯方法已取得初步进展,目前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周期长、细胞活性低、在传代培养中细胞生物学特性不稳定等.......

    作者:李陈 刊期: 2014- 08

  • 心率减速能力检测对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预警

    心肌梗死后由于迷走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心脏负性频率调节能力下降而容易诱发心脏性猝死.通过自主神经功能检测可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通过检测心率减速力和连续心率减速力,定量评价迷走神经张力的大小,可对猝死风险进行分层.国内外大量研究都高度肯定心率减速能力检测对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该文就心率减速能力检测的方法、优越性及其对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预警价值予以简单综述.......

    作者:吴志忍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