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是近年来新发现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虽然β3AR是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胃肠道及肺组织,参与脂解反应和能量调节,在正常心肌组织中表达较少,但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关系.该文就β3AR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金宇 刊期: 2014- 12

  • 肾小球电荷屏障研究的新进展

    肾小球滤过膜作为一种高度分化的血液滤过性屏障,不仅具有大小选择性(即分子屏障),而且具有电荷选择性(即电荷屏障),进而阻止大分子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滤过,防止蛋白尿的生成.探索肾小球滤过膜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的结构及功能特性,一直是肾脏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就近几年关于肾小球电荷屏障提出的流动电位理论予以综述.......

    作者:潘锡正 刊期: 2014- 12

  • 炎性衰老与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人们把随增龄出现的慢性低度促炎症状态称为炎性衰老,它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炎性衰老影响着老年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损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该文主要就炎性衰老的发生机制和其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抗炎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张烁 刊期: 2014- 12

  • 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无复流是急诊PCI术后一类并不少见的现象,严重影响PCI术开通病变血管的效果及远期的预后.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与遗传个体易患因素外,还与患者入院前的一般状况、有无并发症等密切相关,因此及早地判断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对防止无复流的发生、改善PCI术后血管开通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洁 刊期: 2014- 12

  • IL-33/ST2信号通路与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ST2在1989年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研究中被发现,它属于Toll样/IL-1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IL-33,又名IL-1F11,它可以作为ST2的特异性配体并激活ST2,从而为研究ST2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了新的方向.IL-33/ST2信号通路是一个促炎系统,其促炎作用可以被sST2负向调节.IL-33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在某些条件下作为细胞因子,另一方面作为转录因子.sST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炎性因......

    作者:吉挺 刊期: 2014- 12

  • 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Bim在骨改建中的作用及调节

    骨改建是由骨吸收与骨形成精密控制的生理过程,其中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别是骨吸收、骨形成的功能细胞.生理状态下成骨细胞形成新骨与破骨细胞吸收旧骨处于平衡稳定状态,病理状态下成骨细胞和(或)破骨细胞的凋亡异常影响骨改建.Bcl-2interactingmediatorofcelldeath(Bim)作为内在凋亡通路上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在骨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Bim在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凋亡......

    作者:宋祥晨 刊期: 2014- 12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心脏侧支循环的功能主要是在冠状动脉血流供运不足或血流中断时为缺血区域提供血流供运,以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侧支循环主要存在于慢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也存在于部分造影正常的人.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目前认为与冠状动脉狭窄时间及程度、缺血缺氧、剪切力、血管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及蛋白酶等有关;其意义主要认为既有改善临床症状、保护缺血心肌、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临床病死率以及评估病情严......

    作者:陆四 刊期: 2014- 12

  •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蛋白1介导p53及Jun激酶泛素化通路的研究进展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蛋白1(COP1)于多种类型肿瘤中过度表达,在促进细胞增殖、转化和肿瘤进展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COP1与p53呈负调节并参与致癌基因Jun激酶的信号通路.目前COP1表达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许多争论,通过解析COP1与p53和Jun激酶的相互关联,进一步探讨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关系.......

    作者:杨文博 刊期: 2014- 12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在细胞外有细胞因子功能,能启动免疫反应,引起细胞炎性效应.生理状态下,HMGB1有核结合蛋白的作用,释放进入细胞间隙后,则表现出晚期炎性因子作用.HMGB1的识别及跨膜信号转导需要一系列分子的参与,其受体主要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Toll样受体等.HMGB1作为一个内源性分子,促进免疫反应和组织内稳态.......

    作者:唐一锋 刊期: 2014- 12

  •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慢性化机制及研究进展

    导致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因素包括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HBV不能从人体内被清除,就形成慢性化.病毒因素主要是HBV通过多种途径达到的免疫逃逸作用及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等使宿主不能清除病毒;宿主因素主要是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使宿主不能产生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而使HBV持续存在于肝细胞内并可保持活动性复制状态.......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