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7年第24期文章
  • 钠氢交换蛋白1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肿瘤发病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肿瘤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侵袭、转移是其重要特性,也是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钠氢交换蛋白1(NHE1)是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离子转运体,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外pH、降解细胞外基质、改变细胞侵袭性结构等促进肿瘤的......

    作者:王依;高建生;刘华 刊期: 2017- 24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破裂的关系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属于目前发现的哺乳动物前蛋白转化酶家族9大成员之一,是脂质代谢调节蛋白.PCSK9基因编码可与自身前体形成复合体后结合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其本身失活,从而升高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CSK9过表达或缺乏影响着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进展期病变,而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一直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重点,PCSK9已成为降脂药物开发的重点,为临床防治高胆固......

    作者:陈露;袁婷婷;徐将;梁景岩 刊期: 2017- 24

  • 前列腺癌分子显像的相关进展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严重危害着男性的身体健康.以往的前列腺癌诊断方法对于疾病的位置、分期及负荷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导致该类患者临床治疗不足或过度的情况发生.然而,随着近年来分子代谢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有所提高,治疗效果亦有所改善.分子显像的诸多技术对组织代谢较敏感,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其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

    作者:教玉颖;付鹏 刊期: 2017- 24

  • Beclin 1、Bcl-2与子宫腺肌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表现为在位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到子宫肌层,使子宫弥漫性增大.子宫腺肌病虽是良性病变,但同时具有恶性肿瘤的一些生物学特征,如无限制生长、生成新血管和减少凋亡细胞数量等,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从自噬与细胞凋亡着手进行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热点.Beclin1是调控自噬的重要基因,多种肿瘤存在Beclin1自噬基因的缺陷;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是一种......

    作者:李俊妍;马燕燕;郑伟 刊期: 2017- 24

  • 细胞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指来源于骨髓基质细胞中的一类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BMSCs以其易于取材、免疫原性低等优点,成为组织工程优良种子细胞.细胞因子是存在于细胞外组织内的小分子蛋白质,在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发挥重要作用,各细胞因子之间也存在交叉影响作用.实验证明,细胞因子可以影响骨......

    作者:迟海洋;刘晓奇;闫景龙 刊期: 2017- 24

  • 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VECs)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血管壁的主要组成细胞.VECs能够保护血管内环境、维持血压以及调节血管运动,是维持血管生理功能平衡的关键.VSMCs可通过舒张和收缩改变血管直径使血管保持适当血压.VECs与VSMCs相邻,它能先感知血液中的刺激影响VSMCs,进而影响血管的生理状态.在病理条件下,VECs发生损伤和功能失调,导致VSMCs表型转换、增殖及凋亡,进而引发多种心......

    作者:郭庶;谭海萍;张宗尧;向明灯;李良忠;石小霞 刊期: 2017- 24

  • 不同环境设置对脑梗死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主要的致残及致死性病因之一.为了让存活的患者能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为患者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亦尤为重要.然而,不同周围环境与脑梗死后患者的康复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其中孤独环境相对封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不利于脑梗死后患者功能的恢复;而丰富环境增加了患者感觉、认知、活动及社交刺激,可能引起行为学及认知方面的改善,近年来丰富环境对脑梗死康复的益处也越来越得到关注.......

    作者:殷琳玲;钱海舟;余芾成;杨欢;张洪 刊期: 2017- 24

  • 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使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压力骤增,酒精的非正常消耗问题亦凸显,且慢性酒精中毒治疗者复饮率也较高.这就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其中包括复杂的医疗问题和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因慢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种类较多,治疗效果不佳,发病机制不明,并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方法,故目前对其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作者:康传依;胡建 刊期: 2017- 24

  •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鼠模型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AD危害极大,但病因复杂,病理不明,治疗方法不足.合适的AD鼠模型不仅能为富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材料,对于明确A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在此基础上探索AD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也均发挥关键的作用.根据AD发病机制的假说:脑衰老、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学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学说、铝中毒学说、胆碱能障碍学说及遗传基因突变......

    作者:黄飞娟;程德金;吴正治;秦鉴 刊期: 2017- 24

  • 心力衰竭临床研究现状:2017

    近年来一些基础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对心力衰竭(HF)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初步揭示了与HF发病有关的病机制和发病途径,为早期识别HF的发生,有效地阻止HF病情的发展和恶化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目前临床上有多种生物标志物和非实验室诊断方法不仅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关于HF诊断和严重程度的信息,还有助于改善预后和治疗策略.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新型治疗药物的不断问世,进一步丰富了慢性HF的药物治疗学内容.......

    作者:杜闻莹;郑刚 刊期: 2017-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