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03年第7期文章
  • 脑诱发电位联合心理智能测验检测肝癌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研究

    目的用脑诱发电位联合心理智能测验的方法,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情况.方法用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Y)与数字广度试验(DSP)等检测对81例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患者及50例非肝痛患者及部分健康志愿者对照进行研究.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检测值存在明显差异,81例患者中检出VEP、P300、NCT、DSY......

    作者:李薇;吴积坰;李惠芳;顾海蔚 刊期: 2003- 07

  • 冠状动脉肌桥及其研究进展

    自1922年首次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1](coronarymyocardi-albridges,MBs,肌桥)以来,MBs备受重视并屡见报道,尤其是临床大规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之后,学者们对MBs的发生、病理生理、临床意义及处理等诸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2,3].本文就MBs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林宪如;郭新贵 刊期: 2003- 07

  • 川崎病儿童心血管损害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由日本川崎富作于1967年首次报道50例[1].其主要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球结膜充血、口腔粘膜充血和淋巴结肿大.该病多见于婴幼儿,目前在中国、美国和日本,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科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病因之一.川崎病的主要危险是心脏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并认为与青壮年心源性猝死和成......

    作者:张园海;项如莲 刊期: 2003- 07

  • 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以来,使该病治疗发生了显著性变化,成为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的根治性措施,RFCA不但可以免除患者因长期用药带来的痛苦及其副作用,而且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是,随着治疗病例数的增加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RFCA的副作用也表现越来越明显,并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现将RFCA并发症简述如下.......

    作者:刘明华;韩军;田福利 刊期: 2003- 07

  • 行为与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是临床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中,除生物学因素外,行为心理因素显示出愈来愈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快节奏高竞争的工业化社会,给心脏病的一些后天易患因素--人类的不良行为方式,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使心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由心脏病引起的死亡,65%是猝死,其终病理生理机制主要......

    作者:王中英;李国璜 刊期: 2003- 07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危险因子,然而,冠心病也常侵犯那些缺乏以上危险因子的人,约半数的心肌梗死(MI)患者并没有典型的发病危险因素[1],因此,这些传统的危险因子只能解释部分病因,随着对冠心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的潜在标志物也有了新的认识,大量资料表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升高密切相关.......

    作者:曾凤兰 刊期: 2003- 07

  • ACEI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开发、应用和销售广的一类心血管药物,日渐受到重视.现将ACEI在高血压病(hypertensiondisease,HD)、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及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中应用的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尹雪艳;侯红艳 刊期: 2003- 07

  • 巯甲丙脯酸在非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巯甲丙脯酸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其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同时,一些新的用途逐渐被发现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巯甲丙脯酸近年来在非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简介如下.......

    作者:舒宗安;乔秀丽;梁红日;李爱君 刊期: 2003- 07

  •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评价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聚集而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尽管许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患者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阿司匹林和肝素等,但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缺血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仍然很高.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其在ACS的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的大量研究证实[1,2......

    作者:赵春杰;齐新 刊期: 2003- 07

  • 脉压增大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脉压(pulsepressure,PP)即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差值,由心肌收缩力、心搏量(strokevolume,SV)、动脉系统的弹性所决定.SV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差值.一些临床基础实验表明,PP增大与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有密切关系.探讨PP增大的因素及其在上述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对评估增大的PP作为危险因子的预测和治疗价值......

    作者:张俊;罗开良 刊期: 200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