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阿片受体对呼吸的影响
阿片类药物对于呼吸系统的影响是麻醉医学和药理学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抑制呼吸,限制了阿片类镇痛的使用.临床上虽有描述,但阿片类药物作用于大脑呼吸中枢的具体机制仍尚未完全得到阐明.解决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终将有利于患者的镇痛,并有可能减少因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该文对阿片类药物从细胞到系统水平影响呼吸的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许欣 刊期: 2013- 15
-
1-磷酸鞘氨醇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磷酸鞘氨醇(S1P)是鞘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血浆中的S1P主要是以与脂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的.S1P主要有5种受体,在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均有广泛表达.S1P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S1PR)结合而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如血管内皮保护、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抑制黏附分子表达等.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均......
作者:景小东 刊期: 2013- 15
-
结构脂肪乳的临床研究进展
脂肪乳在肠外营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目前临床上常用脂肪乳为50%中链三酰甘油(MCT)和50%长链三酰甘油(LCT)做物理混合的脂肪乳.结构脂肪乳是一种新型脂肪乳,是在同一个甘油分子骨架上同时具有MCT和LCT的重组三酰甘油.目前结构脂肪乳在动物实验及肠内营养研究中已得到肯定.肠外营养的研究中,结构脂肪乳对正氮平衡影响肯定,在代谢指标方面体现出更快的血浆清除率及加速氧化......
作者:朱梦白 刊期: 2013- 15
-
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因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预后与溶栓治疗的疗效、治疗时间的早晚高度相关,所以选择能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标志物是检验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就能在血液中检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且两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两者具备理想早期心肌标志物的特征,与现有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红蛋白等相比对AMI的早诊断和早......
作者:王伟娜 刊期: 2013- 15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血液系统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该病缓解率及治愈率的关键,但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且发现给予合并Hp感染的患者根除Hp后血小板计数可显著恢复,说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原因与Hp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治愈率也受到Hp......
作者:王贞 刊期: 2013- 15
-
铝中毒研究进展
铝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其良好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人类接触和使用铝的情况日益增多,尤其是生活饮用水铝超标,铝制炊具以及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铝在人体的蓄积.近期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铝元素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贫血、骨软化、生殖和免疫毒性等疾病.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广大学者关注,为做好铝中毒的研究和防治工作,该文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中蕾 刊期: 2013- 15
-
胃肠激素与胃肠道功能及疾病的关系
消化器官的功能除受神经调节外,还受胃肠激素的调节;胃肠激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的重要补充,对某些消化器官的活动的调节甚至起主导作用.目前为止,已发现了60多种胃肠激素,对胃肠激素的研究也迅速发展.大量的实验证明,部分分泌异常的胃肠激素与胃肠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就几种主要的胃肠激素对胃肠道功能作用的新发现及其与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王欢 刊期: 2013- 15
-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制备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不仅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且其引发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因此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制备对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已有多种动物模型被用于相关研究,但是尚未找到一种理想化的动物模型能确切地模拟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梅芳 刊期: 2013- 15
-
MCP-1和Visfatin/PBEF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原因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胎盘浅着床、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氧化应激、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胰岛素抵抗等有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领域的致病因素中逐步得到重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致病原因方面也受到了广泛关注.Visfantin/PBEF作为脂肪因子,其在冠心病、糖......
作者:杨艳花 刊期: 2013- 15
-
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的研究进展
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NT1)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因子.HINT1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控制多种转录过程,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涉及Wnt通路、p27KIP1、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和小眼畸形转录因子等,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HINT1在部分肿瘤细胞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区超甲基化有关.该文就HINT1的分子结构、启动子区超甲基化现象、抑癌作用及目前发现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施智甜 刊期: 2013- 15
动态资讯
- 1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围术期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2 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进展
- 3 脑梗死血小板、淋巴细胞膜Fas、Apo2.7、Bcl-2与血脂、血糖、血钙相关研究
- 4 胸部DWI技术及其在肺癌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 5 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 6 微小RNA与鼻咽癌
-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 8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 9 儿童期难治性癫痫的治疗进展
- 10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 11 循环microRNA-21对癌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12 肿瘤康复的研究进展
- 13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及防治对策
- 14 ACEI与ARB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蛋白尿疗效的Meta分析
- 15 成人不同节段黄韧带中线缺口的研究进展
- 16 药物不良反应类综述报道的建议
- 1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1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皮肤癣菌分类鉴定研究中的应用
- 19 糖尿病动脉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20 果糖临床用途与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