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相关病因研究进展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种血液病的急危重症,其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较差等临床特点.导致HLH的原因众多,遗传因素、感染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等均可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感染相关性HLH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性HLH以基础疾病治疗为关键,预后相对较好,而原发性HLH和肿瘤相关性HLH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但预后欠佳.......

    作者:王乔宇 刊期: 2016- 09

  • 细胞因子在心脏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心脏纤维化不仅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心脏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等恶性心脏病的诱因.在心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包括促心脏纤维化细胞因子、抑制心脏纤维化细胞因子及各种炎性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单独或相互作用,可促进心脏纤维化的发生.......

    作者:李莎;郭芙蓉;周艳丽 刊期: 2016- 09

  • 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研究肝细胞分化分子机制、肝病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且诱导生成的肝细胞为新药开发、体外研究药物代谢、药物的肝脏毒性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细胞来源,有望成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肝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但目前ESCs/iPSCs向肝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仍存在诱导效率不高及功能较弱等问题,成为诱导来源肝细胞用于基......

    作者:邢谦哲 刊期: 2016- 09

  • 儿童癫痫与睡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痫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慢性脑部病变,具有反复性、短暂性、发作性等特点,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之一.癫痫发作可诱发儿童睡眠结构改变并引起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可诱发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及癫痫发作,形成恶性循环.近年研究指出,癫痫患儿睡眠具有快速眼动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片段断裂及睡眠周期时间缩短等特征.......

    作者:洪鹏;江波 刊期: 2016- 09

  • 血小板反应蛋白1/2及其类似物调节血管化的分子基础和临床应用进展

    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2是血管化有效的内源性抑制因子,通过拮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并促其凋亡,其作用靶点为CD36、CD47和整合素.而CD36和β整合素是信号转导的起始环节,CD36和CD47的血管化抑制作用与一氧化氮通路相关.研究TSP1/2及其类似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研究抗癌新疗法以及治疗其他与血管化相关的疾病.该文重点阐释TSP1/2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调节血管......

    作者:张永兴 刊期: 2016- 09

  •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是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等作用,其特点是对呼吸几乎无抑制作用,可以产生能被唤醒的镇静状态.目前,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外科手术、有创或无创检查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辅助用药用于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小儿也取得了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作者:王晓芳;姜倩 刊期: 2016- 09

  • 治疗产后缺乳药物的研究概况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或逐渐减少,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剖宫产率上升,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产后缺乳临床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母乳喂养是公认的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及产妇均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雨充足的乳汁是母乳喂养的前提条件,如何有效治疗产后缺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的治疗方案中,中医药占主导,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疗效确切,有着广阔前景.......

    作者:叶娟 刊期: 2016- 09

  • 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前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双膦酸盐为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抗骨质疏松药;狄诺塞麦是一种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不但有强大的抗骨质疏松效力,还能避免使用双膦酸盐引起的并发症;特立帕肽与抗骨吸收药联合使用能显著增加骨矿化密度;维生素D虽然能有效防止骨软化症,却不能增加骨矿化密度.另外,鼓励患者均衡饮食、保持体重,预防患者摔倒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也十分重要.......

    作者:陶亚军 刊期: 2016- 09

  • 颈动脉分叉部解剖学结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且颈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颈动脉分叉部,故正确认识颈动脉分叉部解剖结构,了解其与局部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重视对颈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治,可更好地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数字化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为脑血管检查的“金指标”,故利用其对颈动脉分叉部的解剖测量可为医学应用及临床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数值.......

    作者:谭庆晶 刊期: 2016- 09

  • 水通道蛋白与脑水肿治疗研究进展

    脑水肿与很多脑疾病相关,同时也是一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对病情的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而重要的作用.水通道蛋白(AQP),特别是AQP1、AQP4、AQP9与脑水肿有着密切的关系.AQP在脑水肿形成发展的多种途径中表现为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节AQP的表达可以调节脑水肿的程度,从而改善脑水肿患者的病情.因此,很多学者尝试从AQP相关途径寻找治疗脑水肿的靶位点,探究治疗脑水肿的新药物与新方法.......

    作者:龙春燕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