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结肠癌术前TNM分期的CT诊断进展
近年来,结肠癌的综合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手术仍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在术前准确判断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腹膜转移等对指导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古杰洪;谢琦;吴沛宏 刊期: 2002- 07
-
二次谐波超声心动图技术的研究进展
近2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超声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心血管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Gramiak等早在1968年年就开始了心脏声学造影(contrastechocardiogram)的尝试.......
作者:朱红军;汪太平 刊期: 2002- 07
-
肺静脉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肺静脉血流的多普勒超声检测.现仅从肺静脉血流频谱的产生机制、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管丽洁;卢中秋 刊期: 2002- 07
-
颅底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骨巨细胞瘤一般认为起源于中胚叶组织的破骨细胞,多发生于长骨骨骺部,其次为椎骨、肋骨、盆骨,而原发于颅底的骨巨细胞瘤则属少见.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对颅底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经验并复习了文献报道,对颅底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颅底骨巨细胞瘤的认识,提高对颅底骨巨细胞瘤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郝志;社金梁 刊期: 2002- 07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预定位技术在炎症核素显像中的应用
急性、亚急性以及慢性炎症病灶的定位诊断在临床上常有一定困难,特别是隐匿性和非特异性炎症.而炎症的定位诊断对于采取正确和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用核医学技术进行炎症灶探测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1].......
作者:李贵平;彭武和 刊期: 2002- 07
-
侵袭性垂体腺瘤研究进展
尽管垂体腺瘤是良性的,但其中相当多的肿瘤侵袭垂体以外的组织结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依然面临挑战,导致侵袭倾向的生物学因素仍不清楚,仅凭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和组织类型难以反映其生物学行为特征.......
作者:潘力雄;刘运生 刊期: 2002- 07
-
中性粒细胞在抗肿瘤中作用的研究
1概述中性粒细胞(PMN)是循环白细胞中多的成分,也是一线抗感染、抗炎症的成员,此外,PMN亦释放可溶性趋化因子来介导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因为PMN既产生细胞因子、也对细胞因子起反应,所以它们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平衡.......
作者:戴光熙;贺敬平;肖丽华 刊期: 2002- 07
-
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
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乳腺癌发病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不同程度的上升状态,近20年尤为显著,每年全世界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
作者:张帆 刊期: 2002- 07
-
CD44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
CD44属于粘附分子家族透明质酸受体类,大量研究表明,它的表达与多种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目前已发现,在胃癌、结肠癌、食管癌、肺癌、淋巴瘤、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有异常的表达.这一领域越来越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CD44与胃肠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王凯 刊期: 2002- 07
-
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近20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病死率在整个疾病谱中占居第2~3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给众多患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带来广泛的心理和社会的负性影响,不仅可以引起患者的情绪低落和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足以导致其生物学改变[1].......
作者:杜方 刊期: 2002- 07
动态资讯
- 1 核转录因子decoy及其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 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内CD31及白细胞介素6的作用
- 3 感音性聋实施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的参数设置
- 4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5 adropin蛋白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 6 缺氧对肾小管的损伤机制及其修复的新进展
- 7 羟乙基淀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 8 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
- 9 针灸治疗呃逆的研究进展
- 10 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若干进展
- 11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
- 12 两种主要钩虫分类鉴定的研究进展
- 13 胆管内支架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 14 透明压膜式保持器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 15 门静脉动脉化的基础与临床
- 16 Preptin功能研究进展
- 17 血必净、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 1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 19 类风湿关节炎联合药物治疗评价
- 20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