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肺栓塞的诊治进展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内的血栓及其他异物流入肺动脉,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PE的栓子99%为血栓物质.......
作者:石建平;赵梦华 刊期: 2003- 08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呼气末CO2分压(end-tidalcarbondioxidetension,ETCO2)是麻醉与危重病医学中呼吸功能监测的重要指标,但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内科性疾病的监测与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黄科昌;类维富 刊期: 2003- 08
-
胸腔积液的诊断及进展
胸腔积液(PE)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PE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于PE患者是首要的.漏出液往往病因比较明确,而渗出液的病因较多,寻找病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结核性和癌性胸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旭;马俊彦;吴成金 刊期: 2003- 08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脓毒症
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获得成功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在治疗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田萍;杨兴易 刊期: 2003- 08
-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于1961年在日本首次发现并于1967年首先报道,病因至今未明.MCLS是否为一独立的病种目前仍有争议[1].......
作者:洪新如;刘超斌 刊期: 2003- 08
-
爱滋病相关淋巴瘤
1985年就已证明爱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的发生情况与其他免疫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淋巴瘤的情况相似,其淋巴瘤的发生率高,具有高度恶性[1-4].......
作者:张学美 刊期: 2003- 08
-
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多年来一直都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病毒不断被发现.至目前为止,至少有6种肝炎,即甲型肝炎(HA)、乙型肝炎(HB)、丙型肝炎(HC)、丁型肝炎(HD)、戊型肝炎(HE)、庚型肝炎(HG).......
作者:王怡;张迈伦 刊期: 2003- 08
-
复发性腮腺炎研究进展
复发性腮腺炎即为反复发生的腮腺炎症性病变,也称为青少年复发性腮腺炎[1,2].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发病机制不清,自然病史多变,通常青春期后趋于自愈,多伴有非梗阻性腮腺导管的扩张[3],以反复发生腮腺的水肿和(或)疼痛为特征,通常伴有发热和不适.主要影响儿童,少数可持续到成人期.其治疗方法不确定.现仅就该病的相关问题以及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潘永祜;张巧芳 刊期: 2003- 08
-
艾滋病流行的动态研究
艾滋病(AIDS)由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已在全球广泛流行,至1998年底全球报道的艾滋病患者200百万例,估计HIV感染人数为3340万人,目前全球每天16000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作者:汪金;王兆文 刊期: 2003- 08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小的、可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使人致病的是MP(肺炎支原体).它常引起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呼吸道感染,占呼吸道感染病原的5%~20%或更高[1].......
作者:裴方俐 刊期: 2003- 08
动态资讯
- 1 气道重构的发病机制与地龙的药理作用
- 2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
- 3 肠黏膜通透性的研究进展
-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回顾和进展
- 5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的分析
- 6 癌症恶病质的综合性治疗进展
- 7 慢性脑缺血与阿尔茨海默病
- 8 低氧诱导因子-1研究进展
- 9 激肽与凝血纤溶的交汇--接触系统的迷思及应用
- 10 超声引导下不同径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进展
- 11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性
- 12 细粒棘球蚴抗原B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 13 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和靶向治疗
- 14 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
- 15 超鞭毛虫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16 依折麦布在治疗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探究
- 17 替米沙坦对急诊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
- 18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 19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
- 20 内源性小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