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癌基因蛋白cyclinE及PCNA与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转归,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其中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细胞增殖失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肿瘤关系密切.现就cyctinE、PCNA与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金翠香;徐昌青 刊期: 2005- 04
-
SELDI-TOF MS技术及其在卵巢癌和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人们发现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的差异并没有象预期的那样显著,如人类基因组和酵母基因组的差异基因数仅占人类基因组的1/5,大大少于人类基因组和小鼠基因组的差异基因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质的高度分化和转录后修饰.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研究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二维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这些技术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但其操作......
作者:杨美香;曲迅;孔北华 刊期: 2005- 04
-
腹部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治疗进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一种公认和成熟的手术方式,而腹腔镜手术在腹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则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如淋巴结的清扫范围、穿刺部位肿瘤种植、空气栓塞、无瘤技术、切除标本的完整性、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等功能的影响等.即便如此,国内外许多医院依然开展了各种腹腔手术治疗腹部恶性肿瘤,其中亦取得了一些卓著的进步,尤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更为明显,这与近年来胃肠吻合器、......
作者:褚光平;朱其一 刊期: 2005- 04
-
端粒酶与肺癌研究进展
自从1989年Morint[1]首次发现人癌症细胞与端粒酶激活有关以来,国内外专家对端粒酶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结构、功能、分布、表达的情况都有更深入的认识.端粒酶除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如胚胎细胞、成人男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子宫内膜细胞、活化的淋巴细胞等以及永生化细胞外,几乎在所有类型的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实体肿瘤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增高,端粒酶有望在肺癌诊断、治疗、预......
作者:宋敏利;卫建平 刊期: 2005- 04
-
老年冠心病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与高频心电图比较
目的探讨高频心电图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97例老年[(76±12)岁]冠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心电图(ECG),动态心电图(DCG),超声心动图(UCG)和高频心电图(HFECG)的检查结果对比分析.HFECG导联方式是XYZ正交导联,诊断标准为XYZ三导联切迹总数≥3为阳性.结果HFECG诊断老年冠心病阳性率为隐匿型91.67%,心绞痛型90.48%,显著高于ECG和DCG(P<0.0......
作者:毕四锐 刊期: 2005- 04
-
阵发性房颤的食管电生理研究
目的采用食管起搏技术揭示心房电生理特性,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房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技术对32例阵发性房颤者及28例健康成年人进行程序刺激并做心脏电生理测定,包括:P波时限、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及房间传导时间等.结果阵发性房颤者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与正常人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房颤组中有8例患者程序期前收缩刺激诱发房颤发作,诱发房颤率为25%.......
作者:王玲;白原;何涛;任志亮;刘晓云 刊期: 2005- 04
-
中医药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围生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是导致智能落后和脑性瘫痪等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HIBD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治疗措施也很多,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对HIBD显示了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本文对于防治HIBD常用的中药及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柴斌英;刘家浩 刊期: 2005- 04
-
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药治疗研究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多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它是冠心病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具有进行性恶化趋势,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猝死.据WHO标准,其分为初发劳力型(病程≤1个月)、恶化劳力型(包括卧位型)、自发型(包括变异型)和梗死后型(病程≤1个月)[1].......
作者:吴慧轩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CT和彩超对壶腹周围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 2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的研究现状
- 3 钙通道阻断剂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
- 4 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 5 HBV感染研究中Th细胞分化的调节和意义
- 6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7 MMP-2及其抑制剂TIMP-2在膀胱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 8 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9 高位胸段硬膜外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 10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治
- 11 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治现状
- 12 补体C3与代谢综合征关联的研究进展
- 13 量子点荧光技术在活体动物移植瘤方面的应用研究
- 14 膦甲酸钠对常见疱疹病毒的临床研究
- 15 颞叶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16 相关多药耐药基因产物在胃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17 bFGF在脊髓损伤中保护机制的研究
- 18 血管抑素与肿瘤的抗血管治疗
- 19 奥利司他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 20 妊娠糖尿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