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利钠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心脏不仅具有泵血功能,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能感受心房和心室的压力,通过分泌多种利钠肽调节这些参数,它们作用于肾脏、血管、心肌,并调节其他内分泌功能,在左室功能不全(LVD)的早期可减慢疾病的进展.关于血利钠肽检测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早期诊断、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心衰的预后判断和治疗监测中的意义已有大量报道,近年来对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时的变化和意义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作者:汤晔华;黄高忠;吴宗贵 刊期: 2005- 05

  •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

    1996年由国际腹水协会推荐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新定义[1]:HRS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展性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时,以肾功能不全、内源性血管性物质异常和动脉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仅就其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顾波;路建饶 刊期: 2005- 05

  • 副肿瘤综合征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部分恶性肿瘤在其原发病灶确诊前,因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肌肉等而表现为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PS),使临床表现更加不典型、多样化,导致早期误诊.现将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作简要介绍,以提高对副肿瘤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宋孚霞;于国平 刊期: 2005- 05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现状与进展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手术、误吸等多种原因引起,出现以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内微血栓形成、并导致肺水肿和微肺不张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发病急,进展快,常可导致原发病病情严重化、复杂化,明显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医学界对该综合征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新成就,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

    作者:韩明锋 刊期: 2005- 05

  • 脂连素与代谢综合征

    1996年KazuhisaMaeda等首先在人类脂肪细胞中发现脂连素,其后成功地进行了蛋白质分离及基因克隆.早先认为脂连素的表达仅限于白色脂肪细胞,其后研究发现多种组织均有表达.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脂连素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具有许多重要作用,并与多种病变有关,尤其在代谢综合征(X综合征)中具有重要的分子作用,现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宽林 刊期: 2005- 05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心源性猝死.ACS的现代分类:目前主要......

    作者:马国添;钟国强 刊期: 2005- 05

  • 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般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ence,IR)的发生率为10%~25%,但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IR的发生率可达50%~7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近年的研究表明,IR在PCOS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仅就IR与PCOS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黄健康;李启富 刊期: 2005- 05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异常克隆性疾病,具有发展为急性白血病的高风险性.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MDS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MDS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的异常,部分MDS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仅就MDS的免疫学异常、应用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以及患者的选择简要综述.......

    作者:邵彬;高彦荣 刊期: 2005- 05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降压药物效应的关系

    降压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存在个体差异,这在临床实践中屡见不鲜.长期以来,人们在药代动力学范畴寻找答案,但研究的结果却不能圆满解释这种差异,表现在不同患者使用相同降压药后,即使血药浓度相近,药物效应仍相差甚远.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致病基因的多态性会使同一疾病不同个体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及效应出现差异,导致治疗反应上的悬殊.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由于致病候选基因表型......

    作者:翟丽华;王沙燕 刊期: 2005- 05

  • ING1基因与肿瘤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基因病,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两大类基因,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抑癌基因可能是抵御肿瘤发生的重要的保护机制.ING1基因是ING基因家族中先发现的基因.Garkavtsev等[1]于1996年采用消减杂交法从一种富含所需序列的cDNA文库中建立GSE(geneticsuppressorelement)文库,结合体内选择技术,克隆到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命名为ING1(i......

    作者:赵帅;贺修胜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