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胰淀素、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与2型糖尿病
尸体解剖发现超过90%的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有一个胰岛中有淀粉样蛋白沉积,而无糖尿病的老年人(60岁以上)只有15%尸体解剖发现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这种淀粉样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是胰淀粉样多肽(IAPP),亦称胰淀素,还含有至少其他两种物质:载脂蛋白E和类肝素硫酸蛋白聚糖.......
作者:徐萍;刘超 刊期: 2005- 06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并且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及糖尿病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目前DN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有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所介导的作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现仅就TGF-β与DN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韩晓芳;潘时中 刊期: 2005- 06
-
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内皮素转换酶及相关因子
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convertingenzyme,ECE)是膜结合Ⅱ型金属蛋白酶,存在于各种细胞和组织中,是内皮素(endo-thelin,ET)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对体内ET生物活性的调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ET是长效缩血管活性多肽,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在正常生理活动及某些疾病,尤其是与血管病变有关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桂新春;颜冰楠;刘宗汉 刊期: 2005- 06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其中遗传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两方面,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始发因素,许多原发的、继发的因素可能参与了其发生.......
作者:熊彬;宁英远 刊期: 2005- 06
-
解耦联蛋白2:肥胖及2型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发生2型糖尿病(T2DM)的两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因素.研究发现,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protein2,UCP2)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下面就其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谷光宇;郑少雄 刊期: 2005- 06
-
透析膜相关性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肾脏替代疗法,但却是非生理过程,当血液在无透析器管道循环时,细胞因子并不增加,而在有透析器管道循环时细胞因子明显增加,透析器膜是影响产生细胞因子的主要因素之一.血液与透析膜直接接触可诱导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0、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1,2].......
作者:张文欣 刊期: 2005- 06
-
耐大环内酯肺炎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是细菌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随着肺炎链球菌的青霉素耐药率不断增加,1993年美国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线药物,并因其耐受性好和抗菌谱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近年来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量用于临床,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并已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
作者:张京京;张天托 刊期: 2005- 06
-
机械通气相关的消化道并发症
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并发症除了与基础病变有关,还与机械通气有关.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复杂的,可以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危重病与机械通气共存使人们无法判断机械通气是消化道并发症的直接原因.在许多病例中,机械通气加重基础病变和消化道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耿桂启;张励才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TRICKS技术在颈部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 2 高原环境对睡眠影响的研究进展
- 3 精氨酸及其衍生物NO对肿瘤的影响
- 4 近视的中医体质及防治进展
- 5 MGMT 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 6 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而致帕金森病的因素
- 7 脑白质稀疏症
- 8 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损害
-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血管中的作用
- 10 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对乳腺实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1 中国人群维生素A的影响因素
- 12 细胞粘附分子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 天然免疫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14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与血脂紊乱的研究进展
-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机制探讨
- 16 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 17 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18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 19 p120ctn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近况
- 20 社会认知的脑基础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