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09年第21期文章
  • 螺旋浆技术在颅脑磁共振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浆技术改善颅脑磁共振成像运动伪影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临床受检者和10例不同状态的健康志愿者,用1.5T高场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每一层面分别行PROP-T2WI和FSE-T2WI序列轴位扫描.由3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两种序列图像的运动伪影和优质片率状况.结果PROP-T2WI扫描序列比常规FSE-T2WI扫描序列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减少,优质图像的百分率明......

    作者:黄兰珠;钱根年 刊期: 2009- 21

  • 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前路颈椎间盘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在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应用.方法择期进行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34例,常规静脉麻醉诱导,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实验组(17例)在手术侧给予颈丛阻滞,两组都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记录患者麻醉用药量、麻醉苏醒时间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的麻醉用药量和麻醉苏醒时间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施节娟;任子生 刊期: 2009- 21

  • 双源CT心脏冠脉低剂量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性冠脉检查方法,如何利用双源CT系统,采用低限度的辐射剂量冠脉成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低剂量冠脉成像是今后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发展的大方向,因此研究如何有效降低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辐射剂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仁伟;韩丹 刊期: 2009- 21

  • 子宫肌瘤的磁共振应用新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同传统的影像诊断方法超声相比,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尤其是功能成像,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组织的病理、生理及生化代谢等信息,从而可能为子宫肌瘤的正确分型、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及疗效评价提供影像学依据.本文综述了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技术及优势、MRI导向下子宫肌瘤的治疗和MRI对子宫肌瘤预后的评价.......

    作者:刘寒;韩福刚 刊期: 2009- 21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室扭转运动的评价

    左室扭转运动指的是心尖部相对于基底部的旋转运动,对左室收缩期射血及舒张早期充盈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左室扭转运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心脏整体运动影响及无角度依赖性,是无创性评价心脏扭转运动的新的量化指标.本文对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评价心脏扭转运动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作者:吴海燕;陈爱华 刊期: 2009- 21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肝癌局部治疗的新技术,因其与手术治疗和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肝动脉栓塞化疗、酒精注射等)方法相比,具有无创伤、精确度高、肿瘤组织坏死确切及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认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肝癌治疗手段正逐步普及于临床.本文就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机制、操作方法、疗效评判标准、具体治疗方法及术后护理等予以综述,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以探讨.......

    作者:陈海涛;杨丽春 刊期: 2009- 21

  • 脑微出血的临床意义及MRI的诊断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CMB)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CMB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3%~80%,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为26%~68%,在健康老年人中为5%~7.5%.多发性CMB常提示微血管病变已处于末期,易发生出血.CMB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症状性脑出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探讨CMB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及CMB的影像学特点,对预测疾病预后及......

    作者:薛超 刊期: 2009- 21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青蒿素类抗疟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结果及一些初步的临床实验研究显示:青蒿素类药物可通过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阻滞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并且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杀伤作用,可对抗肿瘤多药耐药及对放疗和化疗具有增敏作用,提示青蒿素类药物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

    作者:乔建华;武文元 刊期: 2009- 21

  • 咖啡因与紫杉醇联合应用于骨肉瘤化疗作用的探讨

    骨肉瘤是一种相对耐药的肿瘤,单药化疗的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某些药物单用时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成为临床中行骨肉瘤化疗的障碍和难题.紫杉醇由于其独特的抗癌机制和广谱、高活性的抗癌效果,已成为世界各国近年来抗癌药研究的热点;而咖啡因作为一种生物调节剂,在多种药物的化疗中具有增效作用.以上两种药物,由于其不同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克服骨肉瘤化疗耐药方面的优势,使学者对这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有所期待.......

    作者:孙超;王锐英 刊期: 2009- 21

  • 吉西他滨及其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吉西他滨(GEM)作为一种新型嘧啶类抗代谢剂,对多种实体瘤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具有独特的抗瘤活性.它在非小细胞肺癌和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已被确定,临床应用显示其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联合用药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可控制,使用其单剂或含GEM联合方案救治晚期乳腺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GEM及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予以综述......

    作者:路丹;李永萍 刊期: 200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