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综述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医学综述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在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人类全部基因的1/3都受到miRNA的调控.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广泛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生物体发育、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凤卿;孙婷婷 刊期: 2013- 01

  • 脑梗死后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及其作用

    脑梗死是一类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的疾病,细胞信号转导是机体完成生理功能的关键,同时也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脑梗死后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与否及其活性强弱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通过通路的调控可以改善预后.现对脑梗死后主要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及其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脑梗死提供理论基础及救治新思路.......

    作者:陈淼 刊期: 2013- 01

  • 针刺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我国具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应用记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降低恶心呕吐、改善术后镇痛、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手术创伤和麻醉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研究大多仅重视手术而忽略了麻醉的影响.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细胞因子、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机制发挥其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在围术期应用意义深远.......

    作者:陈雪 刊期: 2013- 01

  •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有效的方法,但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对引起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机制及其防治措施作分析表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机制有微生物损害、机械、化学损害、炎性介质作用等,可通过熟悉髓腔解剖及根管形态、规范操作、四手操作、开放引流等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庞子燕;滕耀存 刊期: 2013- 01

  • 常见感染与风湿病表现

    感染可以通过激发遗传易患人群个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引发风湿病表现.感染病原体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深入认识并理解感染相关的风湿病表现有重要意义.现从介绍风湿病学感染相关领域新的临床、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出发,对常见的细菌(链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结核杆菌)和病毒(风疹病毒、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风湿病表现进行综述.......

    作者:齐海宇 刊期: 2013- 01

  • 椎间盘退变模型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关于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构建能模拟人退变椎间盘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关键.常用于研究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模型可分为体内、体外模型.目前已成功建立的椎间盘动物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无公认的能够完全模拟人类椎间盘退变的标准模型.随着大型动物与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与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 01

  • 脊柱结核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因为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等诸多因素,占全身骨关节结核发病率首位的脊柱结核成了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脊柱结核微创治疗在我国已取得较大发展,内容涵括脊柱结核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冲洗、脊柱结核的腔镜手术治疗等.现从脊柱结核微创治疗的发展概况、微创治疗的手术机制、微创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阐述,并介绍微创治疗的手术方式、微创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新发展.......

    作者:张会军 刊期: 2013- 01

  • 股骨头坏死保头治疗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ONFH)一直是骨科常见且治疗困难的疾病.此病多见于中青年,晚期患者目前只能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之伴随翻修的风险,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在疾病早期采取积极的保头治疗,可有效阻止和限制坏死的进展,是中青年患者首选治疗方式.近10余年来,ONFH保头治疗日趋多样,各具特色.关键在于如何修复和重建骨质,重建并改善股骨头内的血运,保留股骨头的完整性,保持股骨头的解剖承重力学关系,引起了许多学......

    作者:蒋玮 刊期: 2013- 01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对于肱骨干骨折,尤其是合并有神经损伤的肱骨干骨折,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钢板螺钉内固定是近年来临床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金标准,但目前肱骨干骨折的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仍存在不少缺陷,如术区切口较大、常需要剥离三角肌、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现对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对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白达强 刊期: 2013- 01

  • 偏头痛的神经科共病及相关机制探讨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研究发现许多疾病与偏头痛同时发生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是偏头痛的共病.研究表明有先兆的偏头痛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后循环的脑梗死;不宁腿综合征是无先兆的偏头痛的共病;癫痫与偏头痛不仅是共病关系,且两种疾病有共同的治疗方法.研究共病机制可以进一步理解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为偏头痛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赵华;刘智舒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