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铁和甲状腺的相互作用
甲状腺激素正常的合成及代谢过程,有赖于体内多种微量元素的正常。其中,铁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与碘缺乏一致,铁缺乏也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铁缺乏可以影响体内铁依赖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代谢活性均降低,促进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也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碘+铁双重补充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同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也可以干预肝细胞的铁代谢过程。......
作者:柴晓峰(综述);连小兰(审校) 刊期: 2015- 12
-
组织因子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凝血功能紊乱发生的影响
出血和血栓并发症是导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在出血及凝血功能紊乱发生、发展中,组织因子(TF)的高表达可以造成患者血液高凝,进一步促进凝血紊乱的发生。TF的高表达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膜表面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密切相关。作为凝血活化的交汇点,选择性抑制TF对改善APL出凝血紊乱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极为重要。......
作者:兰文家(综述);史策;周晋(审校) 刊期: 2015- 12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在妇产科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高度多能性和可塑性,通过特定条件的体外定向增殖、分化培养,可获得包括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在内的多种体细胞。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相对纯净的新生儿脐带组织,具有成本较低、不涉及伦理问题且不损害供者等优势,为组织细胞工程在临床妇产科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冯春;冯磊;梁素丽;曹宁;么福勤;闫杰培;王琪;李杨;郑引(综述);郭镭(审校) 刊期: 2015- 12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不同基因缺陷引起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有效方法。HSCT来源不同,疗效、预后存在不同的特点。该文就不同来源HSCT治疗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维斯科特-奥尔德里奇综合征、高IgM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这四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丽白(综述);吴学东(审校) 刊期: 2015- 12
-
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
微颗粒是多种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时,细胞膜脱落产生的直径<1.0μm的膜性小囊泡。研究发现,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在介导内皮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凝血反应、内皮舒张功能减退、新生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微颗粒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方帆(综述);蒋桔泉(审校) 刊期: 2015- 12
-
生物钟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在生物进化的早期,生物体已建立起对昼夜节律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随机应激刺激同时产生适应性行为和生理反应的能力,这些昼夜节律及应激相关的反应是通过两个高度保守且密切相关的调控网络-生物钟系统和应激系统来完成的,生物钟系统由震荡分子起搏器,Clock/Bmal1生物钟转录因子构成,应激系统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其末端效应物糖皮质激素受体构成。两者在不同的信号水平上相互联系,任意一个系统出现调节异常均......
作者:韩鹤(综述);戴泽平(审校) 刊期: 2015- 12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机制也未完全清楚。随着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进步,疾病特异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被逐渐应用于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然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尚处于早期级阶段,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及产生效率较低等问题,未来研究人......
作者:董健健(综述);程楠;韩咏竹(审校) 刊期: 2015- 1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广泛,BMSCs具有良好的成骨分化潜能,同时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可向脂肪、骨、软骨细胞分化。BMSCs在合适的生长因子作用下可以快速地向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并且具有容易取材、容易分离、容易扩增、多谱系转化而不发生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随着使用增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生物学特性、分离鉴定、诱导分化和临......
作者:王帅(综述);张霄雁;李哲海(审校) 刊期: 2015- 12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载脂蛋白E(apoE)在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基因多态性会引起apoE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目前国内外对于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此外,对于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内部机制研究仍未完善,联合应用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技术也许可为阐释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支持。......
作者:陈丽霞(综述);石正洪(审校) 刊期: 2015- 12
-
Toll样受体在介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机体免疫反应在结核菌的防御和致病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模式识别受体家族中的Toll样受体(TLRs)能感知结核杆菌感染,并参与调控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TLRs亦能介导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逃避机制过程,促进慢性感染的发生、发展。利用免疫佐剂调控TLRs的功能水平可能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结核反应,并有望成为结核病预防和治疗的方向。......
作者:郭雪玲(综述);刘辉国(审校)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 2 妊娠相关蛋白-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 双排CT扫描、实验室检查应用于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分析
- 4 天冬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5 难治性哮喘的病因及防治探讨
- 6 钛种植体表面涂层的研究进展
- 7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膳食纤维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机制探讨
- 9 三氧化二砷在恶性肿瘤的应用
- 10 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
- 12 阿尔茨海默病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进展
- 13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 14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负调控蛋白家族与信号转导
- 15 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应用治疗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探讨
- 16 脓毒症糖代谢紊乱与治疗新进展
- 17 Q热、埃立克体病的研究进展
- 18 CEA、NSE及D-二聚体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9 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进展
- 2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