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始终坚持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的政策、法规、条例;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出版标准,学科专业名词和术语统一、标准、规范;始终坚持宣传医学新理论、推广新技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为临床医学实践服务,为人民健康长寿服务,创建中国特色医学理论的办刊宗旨。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出版部门: 《医学综述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0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3/R
邮发代号: 6-10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医学综述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 国际刊号:1006-2084
- 国内刊号:11-355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对策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形成凝血酶,致血栓形成,是其病理基础,其血栓成分以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为主[1].尽早诊断,制定正确的干预决策是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危险的关键.......
作者:寇勇;李爱玲 刊期: 2003- 11
-
心肌M细胞的认识及其临床进展
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标本难得,分离心肌细胞技术上存在困难,而影响了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的研究.80年代,由于膜片钳技术的应用、心脏外科和心脏移植手术的开展,人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作者:杨荣平 刊期: 2003- 11
-
PPAR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体内一种亚细胞结构,其功能包括清除分子氧和氢过氧化物,并与糖脂、胆固醇、胆酸的合成及脂肪酸氧化有关.......
作者:葛恒;王长谦 刊期: 2003- 11
-
血管紧张素Ⅱ与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fibrosis,MF)以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和心肌细胞外间质胶原过度沉积为特征,可发生于许多心血管疾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同样存在.......
作者:魏峰涛;陆惠华;方宁远 刊期: 2003- 11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的变化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意识障碍.很早已有学者提出ACVD后常伴有下丘脑和垂体等中线结构的损害[1],后有人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下丘脑损害者,有异常的血浆皮质醇生理节律和反馈调节机制紊乱[2].......
作者:傅宝生;彭立威;龚淑英 刊期: 2003- 11
-
应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影响
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生理活动及对外界的反应不是各自孤立进行的.机体只有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Schally和Guillemin成功地分离、纯化了第一个促甲状腺激素,找到了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间联系的物质.......
作者:佟琳;刘广益;李作孝 刊期: 2003- 11
-
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概况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再生非常困难,以往也曾用动物胚胎组织移植到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组织中,发现受损的中枢神经细胞增生,相应的功能得到改善.但就人类来说受伦理和民风、民俗的影响,要找到供体胎儿十分困难,成为制约临床应用的严重障碍.......
作者:杨树青;金仲品 刊期: 2003- 11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防治研究进展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国内外医学界人士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柴湘婷;崔焕礼 刊期: 2003- 11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免疫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占整个脑出血的20%,其致死、致残率极高.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hron-iccerebralvasospasm,CCVS)和交通性脑积水成为影响其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忠伦;李作孝;刘广益 刊期: 2003- 11
-
神经干细胞分化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神经干细胞是一种能分化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即可由骨髓基质细胞、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组织分离培养而获得,也可在体外扩增,易于实验研究遗传调控,并可组装表达外源基因(如,特定神经元基因、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代谢酶基因等),因此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修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神经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与鉴定是神经干细胞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陈剑荣;徐如祥;姜晓丹 刊期: 2003- 11
动态资讯
- 1 宫颈癌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2 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3 PCR技术检测DMD/BMD的策略和方法
- 4 心肌能量学研究进展
- 5 背俞穴主治规律分析
- 6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单用与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PCOS的疗效比较
- 7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生殖系疾病
- 8 核因子κB抑制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9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10 TET家族蛋白在神经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 1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双极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的疗效比较
- 12 创伤后急性肾衰竭患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分析
- 13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进展
- 14 腹膜原发性腺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 1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 16 制作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一些新方法
- 17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 18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肝切除和分期肝切除术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 19 Th17细胞与肾炎的关系
- 20 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